2017年6月9日至10日,第十五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行。本届“挑战杯”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承办,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协办。团市委副书记刘刚以及市科委、市科协、市学联等主办单位领导,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鲁嘉华等承办单位领导以及协办单位上汽工业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蒋建华等出席决赛颁奖仪式。 本届“挑战杯”市赛紧密围绕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战略要求,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积极推动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深入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营造浓厚的科创氛围,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持续的影响。 本届比赛自2017年3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市高校和在校学生的积极响应。经过层层选拔,共有349件作品从校级比赛中脱颖而出进入市级竞赛。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34件,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149件,科技发明制作166件。同学们围绕环保、人工智能等热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和产品设计。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基于涡旋水动力特性,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海底集矿装备;同济大学的团队研发了一种高效热泵空调机组,致力解决工业能耗中的低效问题;上海师范大学的团队以上海首张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地图开发为例,详细展示了他们设计的未来教育蓝图。 
在5月12日的复赛阶段评审会议上,30多位评委在书面评审的基础上对参赛作品进行商议,最终确定入围决赛作品124件,拟授三等奖作品90件。评委还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了点评,组委会将评语及时反馈各参赛作品成员,使同学们能够根据评委的意见改进完善作品。 6月9日下午,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馆举行了本届赛事的决赛。评委们对来自28所高校的124件作品进行了封闭式的问辩。除考察修改后的作品书面材料外,评委们还对同学们的临场答辩表现进行打分,最终形成赛事结果。其中特等奖作品25件,一等奖作品44件,二等奖作品55件。 另外,组委会还根据各高校所有获奖作品的成绩计算学校总得分,依次产生挑战杯1个,优胜杯9个。最终,同济大学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获得“优胜杯”。 
本届市赛恰逢上海大学承办“挑战杯”国赛,各高校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科创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参与高校和作品数量较往届有较大的提高。决赛期间,主办单位还组织了沪上热爱科创的中学生参观“挑战杯”作品,从中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和能力,扩大“挑战杯”品牌影响力,发挥育人效果。此外,本届大赛更注重项目扶持和成果转化,邀请创投公司参观“挑战杯”作品,搭建了“挑战杯”参赛学生与创投企业面对面的平台,推动“挑战杯”作品落地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