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指导,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学生志愿服务交流研讨会暨项目展,在上海外滩金融中心举行。来自全市各中学的团委老师、志愿服务项目指导老师和部分学生、专家代表近50人参与了本次活动,共同探讨中学生志愿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开拓 中学生志愿服务是一片蓝海 “中学生志愿服务开展了很长时间,但迄今为止,它依然是一片蓝海,是一片值得我们去开拓的新大陆。”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对本次活动给予期待,他表示要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志愿者精神、对志愿服务的想象力以及实践能力。 在本次交流研讨会暨项目展举行之前,主办方联系了部分上海初高中校长,了解当前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痛点、难点。“我们之前组织了好些志愿服务项目,包括老师带队学生到农村地区考察的项目。但是现在由于疫情,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没有办法开展了。”“目前中学生能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总体还比较单一,我们很希望能开拓思路、相互学习,策划出更丰富多彩的符合中学生特点的项目形式和内容。”“社会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关注点更多的在大型活动,但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小而美的项目值得开展值得关注。”校长们纷纷讲述了自己的困扰。 对于在访谈中反馈的问题,会上开展了“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中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主题研讨,并专门设置了三个分议题,分别为:疫情下如何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如何在校内实现志愿服务的多元化、如何搭建有效机制来引领中学生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这三个议题充分调动了与会者的兴趣,大家各抒己见,期待更多的智慧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并探讨出相应的答案。 重构 中学生志愿服务的多种可能 在现场,上海团市委副书记丁波指出,上海青年志愿者工作始终遵循总书记的指引,引领青年践行志愿精神,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上海的中学生志愿服务要以走在前列为目标任务,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突出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长效性,持续做大做强示范项目,提升社会关注度与影响力,为全国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近年来,上海团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部署,聚焦助老助困、生态环保、社区服务等符合社会需要和中学生身心特点的重点领域,积极推动中学生志愿服务。一方面结合相关领域既有品牌项目开展,如在爱心暑托班志愿服务、红领巾讲解员、“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生态环保项目、为老服务“金晖行动”等品牌项目中,引入中学生志愿者;另一方面,扶持和培育具有区校特色的中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产生“为白血病患儿捐发”“与动物为伴”“彩虹之桥”助学帮扶等优秀品牌项目,涌现了上海中学、上外附中、延安中学、松江一中等优秀中学生志愿服务队伍。2020年下半年,上海推荐的12个项目入选首批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50个示范项目。 在本次交流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和四川的三个示范项目指导老师交流分享了项目推进的经验和体会。 据悉,本次中学生志愿服务交流研讨会暨项目展是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培育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该计划于2020年启动,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复星基金会联合开展,支持一批主要由中学生发起和参与,以阳光助残、为老服务、同伴帮扶、网络文明、生态环保、政策宣讲、文化宣传等为服务内容的中学生志愿服务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