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看喀什,是大西北“内陆”;喀什人称上海,是“内地”的大城市。这两个互称“内”的自己人在“一带一路”上互帮互助、共求发展。7月24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和共青团喀什地区委员会在新疆喀什举行了“手拉手”2017沪喀青年交流活动,双方签署了《上海喀什两地青年合作交流备忘录》,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等爱心人士向喀什的结对帮扶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助学金和物资的捐赠。 
上海共青团将加强对口支援的人才输送培养 在活动上,团市委党组成员、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主任周建军表示,《上海喀什两地青年合作交流备忘录》的签订,旨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共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加强两地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两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同时,在援助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对口支援人才的输送和培养,要引导对口支援队伍在服务西部地区的过程中与各族青少年建立紧密联系,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同时在扎根服务基层中实现成长。 
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喀什行署副专员杨元飞表示,近年来,上海援疆工作在安居富民、教育援疆、卫生援疆、产业援疆、人才援疆等多维度体系上都成效显著。未来将通过加强东西部青少年群体的交流和互动,更好地传播两地优秀文化,增强青少年群体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在捐赠仪式上,市青联委员、会员团体成员共捐赠6万元助学金,结对帮扶30名困难少数民族学生(建档立卡户贫困家庭),以及价值9000元的篮球和足球。此外,有20个安全水壶、400本汉维双语字典和4800份青少年健康保险被送到了新疆喀什的三个县,价值合计18.8万元。上述捐赠物资是在2017年2月由团市委和市青联在滴水湖举办的“益起跑”上海各界青年公益迎新跑活动中募得。据了解,“益起跑”公益活动共有5000余人参加,募得总金额76万余元。 


从2010年开始,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从阿克苏地区调整为喀什地区的莎车、泽普、叶城和巴楚四县。团市委聚焦民族团结共建和助力脱贫攻坚两大任务,以群团改革为契机,以志愿行动、人才培训、人文交流、爱心公益等品牌项目为抓手,以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参与相结合,推进了青少年对口支援新疆工作,累计开展各类援助项目共计103个,累计投入物资、资金、服务价值总计2500万元,输送干部和志愿者240人次,组织两地青少年交流2700人次。 




上海青年志愿者援助接力计划薪火相传 多年来,上海青年志愿接力计划薪火相传。2010至2017年,经过全市高校等单位选拔,229名有志青年踏上服务新疆的征程。另外共有12位来自高校的优秀团干部赴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挂职,为新疆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团市委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多方联动,对口支援爱心公益项目蓬勃开展。援建希望小学、希望工程电脑教室、希望工程快乐中心、希望厨房、“手拉手”爱心书屋、少先队“手拉手”鼓号队等青少年活动阵地和项目20余个,援建资金超过200万元。共青团喀什地委书记何甜表示,这些爱心公益活动不仅有效解决了一部分民族青少年的实际困难,同时也有力推动了“爱心援疆”理念文化的广泛传播。 
东西部青少年交融不断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东西部青少年交往交融上不断深化。其中,少先队“手拉手”活动中组织上海7个区36万名队员与接新疆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7个区县30万名队员书信手拉手,共发出结对信件22万余封。开展“沪喀手拉手夏令营”等交流活动,邀请喀什民族青少年来沪交流9批次1500余人,整合资金和配套服务价值1400万元。在两地交流中充分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不断促进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在潜移默化中积累“四个认同”。 “喀什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重点地区和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何甜书记表示,团市委一直致力于提升喀什人才队伍,为喀什青年传经送宝,培养他们成长成才。其援建的爱心图书屋、青春流动影院、捐助的爱心书包,也助力了无数喀什青少年的成长,让喀什地区各族青年感受了到来自上海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