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团市委、市青联联手“造就”,共同推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中国梦青年行”主题活动迎新专场:《五年后的世界》。活动邀请七位重量级嘉宾,从生活、教育、金融、科技、艺术等不同领域,围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VR、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学信仰”等关键词,与现场观众一同畅想五年后的世界。本次活动通过“青春上海”、“上海青联”和“造就”等多个渠道,吸引了全市逾2000名青年报名,600名观众通过15:1的比例有幸抽得入场机会,网络直播更是吸引了逾40万人次在线观看。接下来,小编带你一起看看嘉宾们都说了些什么......
龙伟 大众点评董事、联合创始人 点亮资本创始合伙人 《五年后,本地有生活》 什么是互联网的下半场、生活服务的下半场? 我觉得就是精细化运营,挖掘出那些看上去已经被满足、其实还没有被满足、被想到的需求。去提供这个服务,让大众的日子过得更舒服。 
五年后?应该没那么多变化,但体验完全不同了。未来我们的互联网+,会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精细化。 未来会有更多垂直的小而美企业,从单个体量看跟BAT没法比,但它们直接接触用户,可能会更受用户的欢迎。
伏彩瑞 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五年后,数千万课堂将被重塑》 真正的教育之“霾”,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中国未来的教育想要改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用互联网。 要接受教育的人很多,而教他们的人却不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最优秀的人都去赚钱了。 只有互联网才有可能用最少的、最好的老师,去影响和帮助最多的人。 五年后的世界还会需要教室吗? 
黄海清 腾讯云副总裁 《五年后,一切在云端》 五年后的生活是云端大脑连接人工智能。 我们可以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方式处理大数据,改变未来智慧生活。 未来,除了上帝,所有人都要用数据说话。移动互联网依然是人和人,人和服务的接口;物联网成为物和物连接的桥梁。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会形成天网,我们无处可逃。 
人工智能和VR会成为连接未来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云端大脑在默默地提供最安全、最海量、最透明、最弹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大数据保驾护航。
马晨骋 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上海版制作人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 《舞台,消失了》 如何让大家在花了钱、又费了时间的情况下去看你的作品?你需要让大家感到愉快和有价值。 
五年之后,舞台消失了……浸入式戏剧是戏剧作品的突破,它通过四点吸引大家放弃手机: 窥视(所有的秘密都由你去发现) 奖励(随机的奖励让你感受到各种小惊喜) 上瘾(对戏剧着迷) 选择(每个人都是主角,每条故事主线由你选择)
路伟 天空之城影业 创始人 天行者娱乐产业基金 创始合伙人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出品人 《阳光灿烂的日子》 没有看不懂的电影,只有讲不明白的故事;在别人追求高逼格的潮流下,我们的文艺作品要更接地气、更走心;同时要错挡发行、低调潜行、分众触达。 未来五年用众筹的方式参与你想看的电影,这既是一种投资,也是一种消费和生产方式。 
投资的是情怀,坚持的是热爱。好电影应该被看到,这不仅是一个生意,还是一个积善行德的事情。 未来,我期待行业能回到电影的初心,回归干净的票房。 
谭卓 青年电影演员 第62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提名者 《我不是来演讲的》 曾经我以为那么迎合世界的人,如今我却看到了他们智慧的光芒——他们洞悉了世界,他们不惧怕展露孤独,他们与这世界和而不同。 
我们努力生长、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企图从家庭、学校、社会得到最好的教育,吸取最有效的经验。 然而这一切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是未来。 我们不应期待未来,未来期待我们。 
王双强 秦汉胡同创办人 《文字的力量》 中国人为什么能获得移动互联网的先机,因为我们DNA里就有这种开放的基因。 
字如其人,面对那些方块汉字,如同面对我们自己的筋骨风度,我们是一群人。 通过石版画上人物的体态面貌,如同见到了我们自己的体态面貌,我们是一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