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海市少工委面向社区发布“15分钟幸福圈”活动菜单。“15分钟幸福圈”是市少工委结合上海2035年“15分钟生活圈”规划,立足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构建的创新模式,鼓励各级少工委整合区域教育、文娱、体锻等实践资源,为少先队员就近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此次发布的活动菜单包括“红领巾巡讲团”示范活动、“百年百章”红领巾红色研学导览、雏鹰杯“国学达人”诗人之路系列讲座等。市少工委将活动以“点单”的方式送进社区,让“15分钟幸福圈”活起来。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上海少先队庆祝建队72周年主题活动于10月12日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社区文化中心举行。活动中发布了“15分钟幸福圈”活动菜单,51个中小学和社区被授予“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校和实验社区”牌,中福会少年宫等3家校外活动场所成立了大队委员会,14家区级校外少工委被授牌,标志着助力少先队员“双减”后幸福童年的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正式启动。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和全市各级少工委代表参加活动。 



校外建队
日前,共青团中央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要加强青少年宫等校外活动场所少先队组织建设。 经过前期酝酿推动,在建队节上,市少工委为中福会少年宫、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少先队《少年日报》小记者团大队委员会授旗,并为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14家区级校外少工委授牌。建队范围覆盖市区两级青少年宫、学生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其实,市少工委在校外建队的探索早已展开。5月30日,少先队上海小荧星艺术团大队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也是上海成立的首个校外少年儿童艺术团体少先队组织。9月下旬,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新中队,小记者团成立了金帆中队、小信鸽中队,中队第一课为《怎样做一期公众号》。艺术团成立阳光少年中队,在中队辅导员张馨月的带领下,他们将学好“新安旅行团”故事,在歌声中传承红色基因,做好“红领巾小百灵”,用歌声传递红色力量。 一系列的探索也表明上海少先队正在加快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为实施少先队幸福教育夯实了组织基础。
活动菜单
市少工委面向社区发布了“15分钟幸福圈”活动菜单。“15分钟幸福圈”是市少工委结合上海2035年“15分钟生活圈”规划,立足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构建的创新模式,鼓励各级少工委整合区域红色、教育、文娱、体锻等实践资源,为队员就近就便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便利。 此次发布的活动菜单包括“红领巾巡讲团”示范活动、“百年百章”红领巾红色研学导览、学校共青团助力“双减”少先队活动、雏鹰杯“国学达人”诗人之路系列讲座和小荧星“空中10分钟队会”等五类,涉及党史教育、传统文化等内容。市少工委将活动以“点单”的方式送进社区,让“15分钟幸福圈”活起来,让社区内的队员们动起来,多维度丰富队员们“双减”后的幸福生活。 




幸福转盘
五里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楼有一间充满少先队元素的队室,10月12日放学后,瞿溪路小学8名少先队员在这里参与“上海灯彩”为特色的非遗传承主题活动,聆听彩灯故事,体验制作彩灯。康德学校的少先队员在1楼小花园的Wuli自治小农场忙开了,在听了校外辅导员教导如何种植后,他们播种起卷心菜种子。 



“双减”后,这个社区文化中心俨然成为少先队员填补课余生活的欢乐场,而维护秩序、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辅导员大多是队员家长。这也是市少工委向全市推广幸福“双减”大转盘模式的一种形式,在原有机制上优化升级,重点聚焦“双减”后的课余时间,在社区组建混龄小队,每次活动由一位队员担任队长,队员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协助小队队员们开展活动。
校社联动
建队节上,市少工委启动了上海市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计划,该计划分为实验校和实验社区,旨在全市范围推动校社联动,用幸福教育架起学校和社区的桥梁。 建队节该如何庆祝?市少工委主任、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提出两个关键词:“建队”和“队建”。建队要一手抓校内,开好少代会,选好大队委员会、学校少工委,也要指导选好中小队委员会,建好红领巾小社团。另一手抓校外,将青少年宫建队作为重要支点,将社区建队作为重要支撑,将校外培训机构建队作为重要增长点。 
让少先队强起来要靠思想队建、项目队建。构筑少先队“15分钟幸福圈”,校内可做深做实每周1课时少先队活动,开展“330”红领巾小社团,做好红领巾奖章活动,加强少先队阵地标准化建设等。校外则可落实上海市红领巾“15分钟幸福圈”争章15事,通过争章护照让少先队员们打卡争章。 助力“双减”,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正式启动,希望幸福教育能在少先队园地里开出花朵、结出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