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少先队员进一步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向队员们讲好反映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生动故事,讲述新时代十年中国伟大变革的生动故事。近日,杨浦区少工委积极响应团市委、市少工委号召,组织全区少先队员积极开展“我把幸福告诉你”——杨浦区红领巾讲解员“雏鹰杯”红领巾说新闻活动。 拿起话筒,迈开脚步, 寻访身边变化。 红领巾小小讲解员们用心讲述 一代代杨浦人团结奋斗,亲手缔造幸福的故事。 鞍山实验中学李之悦 《苏河情缘,一脉相承》 乘着小舟,从小听着苏州河畔无数温情的故事长大的鞍山实验中学九年级的李之悦讲述自己对苏州河不一样的理解。
1949年,解放军的战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经过外白渡桥,顺着河流滚滚而来的不仅仅是希望,更是上海的解放。从邮政大楼到四行仓库,云游在苏河之上,感受到的是上海人不一样的苏河情缘。它承载着一代代上海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殷切希望,更借着滚滚浪涛向两岸河畔送来那团结顽强的奋斗号角,激励着一代代上海人不断奋发图强,建设自己的幸福家园,同时留下更多值得称颂的苏河故事。 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张洁怡 《旧貌换新颜,喜圆新居梦》 儿时老式住宅暗沉狭窄的楼梯,门前的鹅卵石小道是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九年级的张洁怡最熟悉的童年记忆。2012年,杨浦旧改民生工程的春风吹到了张洁怡家门口,她终于跟随家人告别昏暗的楼梯间,住进了如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旧貌换新颜,喜圆新居梦。”搬离旧弄堂,搬进新社区,长大后的张洁怡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李兆尊 从杨浦滨江历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从杨树浦港到杨树浦路,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李兆尊站在杨浦滨江凝望杨浦“锈带”百年沧桑变化,感受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当年的‘沪东第一路’如今是黄浦江畔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少先队员们闻到的不再是工业锈味,而是岁月静好。”李兆尊说。 建设小学陆依欣 《华丽转身的苏州河》 从乌镇路桥到成都路桥,站在“一江一河”交汇处俯瞰苏州河华丽转身的是建设小学四年级的陆依欣。
20世纪20年代开始,苏州河随着两岸工业带的不断发展开始以黑臭的形象进入我们眼帘。随着中国生态文明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少先队员们已经只能在老照片中看到大人口中的苏州河了,华丽转身后的苏州河不仅成为了活水公园,更是成为了上海城市生活的新地标。这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生活的追求节节攀升,更是展现了新中国幸福生活的新面貌。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陈子冉 《我把幸福告诉你》 从五卅纪念碑,到中共一大四大纪念馆,走在上海红色专线上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五年级的陈子冉。她带领少先队员们一起踏上红色专线,留下年轻的红色足迹。一起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红色精神。
从五卅纪念碑站、红色巴士课堂出发,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庄重留下对党的承诺,在中共四大纪念馆的石库门下感受岁月变迁,最终来到国旗教育展示厅庄严宣誓。少先队员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他们欣逢盛世,沐浴时代新风,一定会向着红旗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奋斗青春,以坚定的信仰,贡献国家的力量。 沪东外国语学校吴一非、吴一凡 《用校服定义幸福》 走在校服变迁历史长河上,领略中国少年梦的是沪东外国语学校四年级吴一非、吴一凡姐妹俩用校服定义幸福。从辛亥革命打破衣着旧约起,中华学子们的校服文明对新中国发展影响无比深远。60年代70年代初的“绿军装”,21世纪全国校服的百花齐放,与飞速发展的城市一起展现着祖国的繁荣富强。
不变的红领巾,是一代代中国少年梦启航的港湾,它代表了时代赋予少先队员的使命,也代表了少先队员们不断追求的“中国梦”。 走进邻里社区,寻访父母长辈,云游滨江胜地。杨浦红领巾小小讲解员们找到了不一样的幸福生活,也写下了新的上海故事、杨浦故事。只有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才能激励更多的少先队员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创造更多的幸福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