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化学思维定式已经给他们打下了深刻的印象,高中DP选课却再一次选择了化学。高中了,长大了,化学的实验、探究、创新也多了。这期间,他们提升了自己的操作与动手能力。在实验室中的生活不仅仅是与化学溶剂为伴,他们甚至开始自己研发课题,自己操作完成探究。“永恒的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燃点,氧气以及可燃物。IB课程就相当于升温过程,而IA和EE,两篇很有挑战性的论文则是氧气。最后也就是可燃物,就是我们自己,在座的每一位同学。”
高中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在进行论文课题的研究的时候也不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暗藏在物质里的元素是怎么被检测到的呢?一种形态的物质又是怎么转化成另一种呢?往往,实验的结果可能令你大失所望。
“实验不遵循理论,可是我们应该用理论去回击理论。”
有了问题,有了探究,接下来也就是最后,提升自我的要求。要十分明确的是实验目的和研究手段。完成一件事情的资本就是明其道理与目的。最重要的也就是数据处理。往往实验后的结果可能不尽人意,每一张折线图上的折线如果有一点点偏差则会造成很大的失误。但是,每次当折线与脑海中的那幅画面重复的时候,总会得到自己发自心底的快乐,别人的欢呼雀跃。内心燃起对于化学热爱的熊熊火焰,是谁也扑不灭的。
不要抱怨,不要悲叹。总会有人比你更努力,得到的结果更糟。但是不要放弃,燃吧。就像DP的学长们说的:“你我皆是可燃物,要享受这个燃烧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