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基层动态 > 高中高校
【华东政法大学】打造沉浸式法治文化课程 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首演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团委 时间:2021-10-15 点击量:

打造沉浸式法治文化课程 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首演

 

    “今晚看了演出很惊喜,很受教育,感谢母校多年后再次给我上了生动一课!从舞台到讲台、从讲台到舞台,全部由在校学弟学妹演绎的母校大戏,生动展示了在土地里长出来的良法善治,同样,这样的良法善治也会持续在浦东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校校友,浦东新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磊观后表示。

1.jpg

    饰演雷经天的彭举同学的父亲难掩自豪之情,“作为一名现役军人,我对话剧《雷经天》主题的价值有很深的感触。建党百年之际,专业版《雷经天》珠玉在前,学校花费巨大心血组织没有舞台经验的学生来完成这样一台话剧,我个人非常敬佩。这体现了郭书记所说的大学要‘为党、为国、为才’,传承红色基因,为学生提供精神养分。雷经天院长的理想信念、风骨风尚、伟业伟绩对孩子们的成长很有意义,我的孩子在一次次训练中演技也不断精进,希望他们能够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在时代大潮中不负青春。”

    从延安到上海、从舞台到讲台,从讲台再到舞台,在华政园的教室、在黄土高原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近百名师生历时三个多月,从筹备之初的青涩茫然,逐渐到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的笃定自信,再到首演的圆满呈现,一张张青春昂扬的面孔用这场话剧向雷经天院长致敬、向所有坚守法治与正义的人们致敬,更用真挚和热忱祝贺建党百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10月5日,在松江校区缘法厅,演出团队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完成了多轮彩排。精心化妆、检查服装、整肃仪表、默对台词……一切有条不紊。“加油!加油!”一声鼓劲、一份信念,青春版《雷经天》正式拉开帷幕。现场有来自市教卫工作党委、司法检察系统、浦东新区区委、松江区委、兄弟院校等嘉宾,以及学生家长和我校党委班子、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文伯书院班子成员、新生代表等数百人观看演出。据悉,此次演出连演3场,10月6日还有两场演出。

    《雷经天》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老百姓订立一个新的契约,一个人人平等的契约故事。虽然受限于舞台条件,但是多媒体背景展示的舞台空间同样再现了延安黄土高原风貌和陕甘宁高等边区法院旧貌,随着戏剧情景发展,华政师生、雷经天及革命青年、延安百姓三组对比明显的群像一一呈现,展现出历史质感,抒写出新中国法制史的精神内核。

    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在谢幕时表示,全场的掌声是献给所有法律人的初心。他想代表所有老师和校友告诉学生演员,“你们得了一百分!”他认为这台话剧是一代代华政人的信仰,是华政人最想表达的话语。演出同学付出了百分之百的汗水和用心,收获的是无限可能的未来。

  

    好舞台呈现好讲台、好讲台呈现好舞台,这台好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华政好讲台”。一年多来,华政立足校史学党史,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请文伯书院牵头打造沉浸式党史学习模式——“《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沉浸式课程,于今年夏季学期授课并排练实践,直至正式登台亮相,用实战检验教学成果。

21.jpg

         “《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引导青年学生立足校史学党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高校、深入课堂、深入学生”,营造法治文化氛围,深化“三全育人”目标。课程以打造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为核心设计系列文化活动内容,同时开展雷经天事迹讲解、话剧《雷经天》经典台词朗诵、原创诗朗诵、诗乐《雷经天》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全面展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成果。在开课仪式上,郭为禄指出,“《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教育”课程首先是一门“思政课”,将党史、法治史、校史融入其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

    课程力图创新、融合、圆梦,协同校内外力量,创新“五育并举”形式,始终站在全员参与、全时贯穿、全域协同的育人起点,持续优化路径,创新新时代政法院校“五育融合”实践举措,目标是将“五育融合”“进课堂、进生活、进评价、进文化”。课程教学团队由校内外师资共同组成,面向华政全校学生公开招募课程学员,课程内容覆盖剧本讲解、台词指导、形体发声训练、表演学习等,着力让学生在沉浸式法治文化课堂中得到全面提升。在我校、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校内外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员经过专业的台词和形体训练,承担了导演、演员、道具师、灯光师等多个角色,在多重角色切换中获得提升。学员积极开动脑筋、群策群力,参与课程学习之余,积极开发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衍生文化节目,真正展开自主学习,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上海市戏剧学院余忠老师表示,“学生戏剧最大的特点就是青年的满腔热情,尽情享受舞台、尽情绽放热情!”学员在课程中获得成长与进步,在沉浸式法治文化课堂共圆舞台上的法治梦、文学梦、表演梦。

24.jpg

    课程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讲好华政故事,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法治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华政立足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目标,将法学教育的知识教学、文化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入融合。该课程是对中国法治建设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华政历史文化的深入学习。学员通过实地采风感受到雷经天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并在表演实践中培养舞台感,逐渐走近人物内心。通过学习雷经天老院长革命生涯,学员了解到雷经天的法治信仰,以及他在案例审理中关于“情”与“法”的选择,体现了法律人的志气、骨气和精神,从而坚定传承法律人公平正义传统、弘扬红色法治文化的决心。

25.jpg

    暑期结课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唐波肯定、鼓励课程师生,期待课程师生树立责任感、使命感,更加努力、团结合作,把青春版原创话剧《雷经天》表演好、传承好,做华政故事的宣讲者和华政精神的传承者。

    松江区委宣传部部长张磊非常喜欢这种舞台与讲台结合的形式。他表示,话剧的表达形式非常好地展现了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平正义对法学生理想信念的构建。“学生演员在舞台上的爆发力、表演张力都很强。”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成长环境,非常期待这样的演出能够在华政园一代代传承下去,产出更好的剧本、寓教于乐。

26.jpg

    负责话剧统筹的刘滢泉老师则说首演成功激动万分。在她看来,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首先是领导们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他们考虑到了青春版话剧演出的方方面面,我们整个团队也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完美配合。不仅是台前,幕后的人们同样值得掌声。”

2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