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基层动态 > 高中高校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一)
来源: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团委 时间:2024-08-23 点击量:

实践教学既是思政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实效的重要途径。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团委坚持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深度融合,善用社会大课堂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引领青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成效。

一、学以致用,把论文写在祖国田野大地上

 

a.jpg

团队在上海市杨浦区“创智农园”共建社区围绕“儿童友好社区环境亲自然发展状况”开展实地调研合影

“1500余份问卷”“考察创智农园、和平公园等12个儿童高频接触的社区公园”“深度访谈100多位代际陪伴人”......7月期间,市政与生态工程学院“绿研童趣”实践团面向上海市的儿童及其陪伴人展开调研,深度剖析上海市儿童自然发展情况。8月初,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实践团走进街道和社区,联动属地未保站共同开展“童趣拓印”“生境压花”等儿童亲自然教育科普活动,身体力行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未来实践团将积极探讨如何“重建附近”,构建促进当代儿童与自然联系的“自然处方”,助力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社区建设。

b.jpg

当地老住民康老师讲解将军庙历史地段的泉空间变迁

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22级的学生在许劼、卢楠、王跃强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片区——济南明府城开展调研,探索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更新方法与路径。高峰期的交通流量调查、历史建筑、街巷和泉水空间的现场踏勘、济南城发集团和相关设计企业的实践支持、城市更新项目指挥部与设计专家进行座谈访谈、当地原住民康老先生口述.....此次考察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建筑的空间直观感知和对济南特色“泉文化”的文化自豪感,还通过了解规划设计和土地再开发过程,深刻理解了交通支撑系统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大课堂使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技能体系无缝衔接,为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二、凝心铸魂,在“行走的团课”中学习党史国情

c.jpg

青年人的精气神在书本中涵养,更在实践中砥砺,城院青年在博万物中广其识,在躬身力行里求其真。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学生会寻访“初心之地”路线,从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探寻百年大党的基因密码。人工智能应用学院、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和食品与旅游学院前往上海市公安博物馆、顾正红纪念馆、中共奉贤县委旧址展示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地,体会革命星火铸就的璀璨路标,重温波澜壮阔、充满荣光的革命岁月。

16.jpg

课本是平面的,但世界立体生动,城院青年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结合起来,汲取智慧,开阔眼界,立足“第一课堂”的知识延伸,寻找实践坐标。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组织艺术设计、建筑装饰等专业学生前往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大零号湾图书馆等地,结合专业所学领会上海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和富有创意的城市文化空间,探寻上海“人文之城”建设之路。城市运营管理学院组织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学生以寻访历史遗迹、纪念馆等为重点,让建筑可阅读化,增强对场馆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相关服务岗位的认同感。

d.jpg

城院青年在志愿服务中学真知、悟真谛、长真才,书写“青春何为”的问答题。城市运营管理学院将红色大寻访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杨浦区滨江的红色路线讲解、红色打卡点志愿服务工作中,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文明新风。

三、乡村振兴,来看看“00后”的他们有什么小妙招

e.jpg

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三伏天吃羊肉喝烧酒是庄行地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饮食文化,庄行镇由此推出了一年一度的“上海庄行伏羊节”品牌活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青年先锋理论社的同学们在庄行伏羊节活动现场做现场直播,面向全网宣传庄行伏羊节,以及庄行的乡土文化和地方特产。炎阳炙人,同学们的助农热情却丝毫不减,大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他们有的在直播间介绍庄行的非遗文化羊肉烧酒食俗和土布染织技艺;有的则穿梭于活动现场,向游客和摊主分发调研问卷,开展面对面访谈;有的干脆当起了“吃播”,对庄行蜜梨的肉质、口感以及营养价值进行“现身说法”。线上线下互动热烈,线上直播间共计获得8.2万点赞,线下共收集到有效问卷逾200份。

f.jpg

“以青春之笔,绘多彩乡村——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画乡筑梦‘沪’上行”实践团前往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在“乡村机井”进行彩绘。设计图案结合浦秀村特色,融入菜花等元素,并在机口上标注“井深危险,请勿攀爬”以及普通话推广等字样,致力于通过有机更新的彩绘形式提升浦秀村宜居宜业水平,让村口的景致越来越美,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将美育成果写在乡村振兴的秀美诗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