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口罩供不应求,正值春节期间,员工们大多回家过年,生命科学学院本科大三学生黄炜莉决定前去口罩工厂帮忙。黄炜莉主要的工作是对生产的口罩进行检查加工、分装,贴上包裹运输单,并联系快递员将包裹寄出。“每天会有上万个口罩需要检查和再加工,会有很多电话打来说需要口罩,需求量太大,且有一大部分口罩是直接捐赠到湖北的,也不敢耽误。”黄炜莉说道。由于巨大的工作量,从早上10点至下午18点,用于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最多30分钟。黄炜莉说:“刚开始投入工作的时候,很不适应。每天处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第二天肩膀、腿等身体部位特别酸疼。但几天下来就习惯啦!既然各方面都在努力,我们能帮上忙的当然要尽力帮。这么特殊的时期,渠道也有限,所以我很幸运可以帮上忙!”
我校有多位同学参与了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道口检查志愿服务工作。其中3位同学服务于在上海市G40崇启道口。他们在看到“崇明共青团”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的关于招募崇明防疫志愿者的推送后便主动报名加入了由崇明区文明办、团区委组织的崇明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志愿服务队,在G40崇启道口为来往的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并询问相关信息,遇到湖北相关人员以及体温异常人员时交由现场的医护人员及警务人员接手处理。
体育学院本科大四学生黄圣杰在生日这天在岗服务10个小时,虽然志愿服务的工作非常辛苦,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他积极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勇于担当作为,争当疫情防控先锋。
教育学院本科大三学生徐依文表示,她很荣幸能为守护上海北大门,为抗击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场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教育学院本科大三学生瞿顺一开始瞒着父母报名了志愿者的工作,原以为父母极力反对,没想到全家人都非常支持他的志愿之举,还让他早些到岗,关照他照顾好自己。
体育学院本科大三学生胡婷婷在看到“青春青浦”微信公众号招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成员时,她毫不犹豫就报了名,成为了G50沪渝高速汾湖检查站的一名志愿者。她认为,身为预备党员就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同学们做出表率!2月3日8点,她准时到岗,在医生姐姐的细心指导下穿戴好防护装备,开始为需要二次检查的车辆、车主进行信息登记,筛查可疑人员。由于防疫检查工作引发拥堵,增加了车辆排队等待时间,一些迫切想要入沪送物资的车主变得急躁起来。她在不停安抚的同时,继续引导车辆登记信息。她相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定能获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旅游学院本科大一学生王鑫是嘉定花桥高速路匝口防疫查控工作的志愿者。由于气温低,测温仪常常“罢工”,他在手心中贴了暖宝宝,为测温仪“保温”,保证正常工作。
哲学与法政学院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杜昊参与了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火车站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学院研究生团总支书记,他志愿为阻击疫情奉献力量,也为研究生团员们作了积极表率。
大年初一,当很多人在家欢喜团圆时,人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二年级宋占峰同学已经主动在小区门口站岗,通过劝说、张贴和发放宣传单的方式,防控疫情。面对最开始的不被理解,他始终坚守“岗位”。在小区施行24小时值班检查后,他仍主动要求为小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购买了十余瓶84消毒液,每晚22:00开始,对自己所居住的整栋楼共26层的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另外,他还主动担任女儿幼儿班级“疫情日日报”的小组长,协助老师和家长做好每日疫情的上报工作。们正经历着风雨波澜,却总有温暖和力量,让我们相信前方的希望和美好。
当英雄奔赴一线防控疫情的时候,许多师大学子通过手绘漫画、视频制作、新媒体产品创作等形式传递温暖。手绘作品《人间温情胜“疫”情》,通过坚守在战疫工作岗位上的部分群体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疫情防控做出的贡献。全民战“疫”,总有温情。受疫情影响,多地学校延迟开学,在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广西分队在学校团委和田阳团县委的指导下,精心策划了“安全常识、传统文化、玩转数学、趣味英语、科学常识、人与自然”等在线趣味微课。战“疫”还在进行,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防控岗位上的志愿者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力量,让我们为勇于奉献的师大学子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