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又一个春天翩然而至 随着春日暖阳洒下 B站UP主、书画修复师俞明锐 (ID:@在下曼妥思) 又将开启新一年的工作 日复一日,慢慢修理 慢工出细活 在春天的脚步声中 他奋斗的步调缓和而悠长

整个二月 俞明锐都在新疆度假 休息的一个月间 对上海的春天,他已有了轻盈的想象: “对于书画修复来说,春天是个好季节” 上海冬天湿度低,修复装帧难 而春天湿度和温度齐齐回升 “干活时,不用再特意开空调 开窗让微风吹入,很舒服” 
去年 俞明锐接手了一件古籍 到了冬天,他完成了一半的修复工作 另一半始终让他牵挂在心 打算回来后继续完成 说到自己的工作,他井井有条: “春天这三四个月 主要是做古籍、画相对中大型的修复 再穿插一些小件的东西 大概能修五到六套” “那张破损得极为严重的画 我还记得刚拿过来的时候 几乎无法展开,稍一用力 画像就会碎成一地的碎片” 俞明锐回忆道 此刻,他的脑海中 已经有了初步的修复计划 这幅画脏污遍布,清洗是首要步骤 而且它碎得太厉害 需要用双层纸将画仔细黏住 大致拼出形状并固定后 才能小心翼翼地送入洗画池进行清洁 清洁完成后,还要依次进行 换纸、全色等一系列精细工序 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都在考验着修复师的耐心与技艺 
俞明锐在B站发布的作品《修复一张“餐巾纸”》
这样的工作,是一种平静的忙碌 而进步的欲望 正潜藏在这夜以继日的耐心工作中 俞明锐说 现在的他已有了一个确定的目标 那就是锻炼自己的装裱能力 “装裱也有很多不同 如立轴、镜片的制式 相对于修复来说 我这方面偏弱,回去要着重练习” 
俞明锐在B站发布的作品《无他,唯手熟尔【书画装裱】》
“今年,我的自媒体业务 将从单一平台拓展至全平台” 俞明锐介绍 他不仅是一名书画修复师 还是一位自媒体运营者 在B站,他已经积累了36万粉丝 而现在,他计划更进一步 深入探索更多平台的可能性 
这一转变,也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挑战 他说:“以往制作修画短视频 我可能在一个七八分钟的视频里 讲完所有内容 但现在,我会仔细思考 挑出一两个重点,单独拆出来制作视频” 
如何在新的一年之春 去平衡书画修复和自媒体博主 这一“慢”一“快” 看似大相径庭的双重身份? 听上去很难 但俞明锐却以悠闲的口吻描述: 白天应是属于修复的时光 在工作室开窗通风,擦净桌子 架好拍摄相机,开始动工 中午在春困中打一会儿盹 再做活到傍晚 晚上则是属于视频剪辑的 收工以后,处理拍摄素材 做视频、写视频文案 这种忙碌的余裕,是出于他对工作的热爱: “去慢慢修复,对我来说是比较享受的 因为都在我的可控范围内” 
DeepSeek的爆红 给许多行业都造成了震撼 AI技术的进步 也体现在书画修复界 在新的春天 这一技术会给人工书画修复带来冲击吗? 对此,俞明锐认为: “AI图像数字化修复和我们不冲突 甚至是可以助力” 
俞明锐在B站发布的作品《我修复了三百多岁的古画》
不久前,他还与浙江大学 一个研究数字化修复的团队进行了交流 目前来看 AI图像数字化修复有优点 却仍很不成熟 比如细节处理相对粗糙 是AI图像数字化修复的一大弱点 而这正与书画修复的要义相反 不过,他觉得 AI的流行也体现了一种趋势 如果能得到改善 能为书画修复师的手工 省下一大部分力气 
能从一处细节洞察全局 就像从一阵微风洞察到春的到来 这是独属于人类的细腻能力 春天即将来临 俞明锐心中的春天是怎么样的? 他以一幅《虢国夫人游春图》 道出了他眼中春天那悠扬的意境 
虢国夫人游春图
“在学校上的中国美术史课上 老师曾讲过它,我很喜欢 画中古人春游找春 却没有画一棵绿树 于是,在轻快的氛围里 对春日遐想的空间 就如此留白了出来 而这,我想就是春日的意境”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部分来源:解放日报、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粟瑶 校审:沈蔚、姚佳森 终审: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