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男生用一支笔考600场试,考上复旦!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3-08-19 点击量:


8月18日

话题#高三男生1支笔战600场考试圆梦复旦#

冲上热搜

网友们在这个男生的“仪式感”里

看到了一点可爱和有趣

但了解过背后的故事

你一定会给他点个大大的赞!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28.png

据复旦大学消息

男生名叫张彦鹏

来自浙江云和中学

他用一支陪伴自己

战600场考试的笔

写下高考的最后一个句号

今年,他被录取到

复旦自然科学试验班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3.jpg

在即将进入高三关键时期

张彦鹏曾想

如果要高考发挥更加稳定

就要保持平时考试的

每一个步骤尽量都和高考一模一样

不仅是作息时间,科目练习的顺序

也包括答题时的手感

所以,从高三开始

他都会使用同一支笔

完成大大小小的考试

无论是平时的课堂小测验、

还是重要的模拟考

这支“几经沧桑”的笔

陪伴他完成了

高三一年来近600场考试

“它像一个战友

陪伴我走完整个高三

让我交出了自己满意的答卷”

高三期间

换笔芯、补胶水

他前后对这支笔大修了3次

粘粘补补也有过很多次

“只要它还能用

我就能把它修起来

尽管在外人的眼里

它看着奇形怪状

但它也会给我一种积极的暗示——

这场考试不会有问题了”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3_1.jpg

而张彦鹏的自信

同样来自他的自律

高一时,张彦鹏就曾和最好的朋友

写下自己的志愿规划

这张规划表里

复旦大学被排在了第一的位置

“我偷偷埋下一个种子没有对外说

想考入复旦

在我们这里,似乎有些不太切实际”

“我所在的县城中学,不是名校

也不是条件最好的学校

学生考上一本线就很好了

想要冲击更好的大学

是很难触及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3_2.jpg

作为住校生

学校规定的起床时间是早上6点

但他坚持每天比别人早起十分钟

“这个习惯我从初三开始就养成了

好处是我比别人更早到达食堂

更早到达学校

更早那一步可能只有10分钟

但是我的效率会提高特别的多

同时,这个时间起床

也不会太打扰到室友的休息”

虽然每天早起

但张彦鹏也绝不会开“夜车”

保持好充足的睡眠对他来说很重要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4.jpg

学习上,张彦鹏的数学成绩波动较大

有时两场考试间

成绩会相差高达四五十分

临近高考的两个月里

为了弥补自己数学上的薄弱

他按照高考数学科目考试时间

每天在下午的3点到5点

都会做一张试卷

“我这样并不是为了做更多的拔尖题

而是不断提升我对基础题目的把握”

此外,从高中开始

张彦鹏就养成了

每天慢跑3-8公里的习惯

“我喜欢跑步后神清气爽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4_1.jpg

带着这种自律与强烈的目标感

从小学的全县600多名

到初中全校前十

再到高中三年

张彦鹏几乎保持了

每场考试都是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在妈妈的眼中

张彦鹏是个非常自律、懂事

且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孩子

“这次,他也是我们县城中学18年

再次考上复旦大学的孩子”

高一时埋下的小小种子

到高考后的开花结果

复旦大学一直是张彦鹏的心之所向

张彦鹏透露,他没去过上海

甚至在高考前都没有出过浙江省

复旦不管是通识教育

“2+X”的培养方式

还是给予学生非常多发展自我的空间

或是自由包容的学术氛围

都是让他曾向往的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4_2.jpg

他很感谢从高一到高三

一直努力的自己

“进入复旦后,我希望能够带着

这份努力、坚持、信心和感恩

提高回馈社会、回馈祖国的能力

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出发

实现一次又一次的逆袭”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4_3.jpg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4_4.jpg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4_5.jpg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4_6.jpg

网友评论


今日的“一笔定乾坤”里

是张彦鹏笔下的墨水和文思

汩汩淌出

化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祝福新生张彦鹏

祝福稚气却有信念感的每一个人

一帆风顺,一鸣惊人!


微信图片_20230517160406.png

- “青”刻之间 -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4_7.jpg

田间地头识百草,博导带教变身研学课堂

“具有药用价值的灵芝,应该是没有喷洒孢子粉的灵芝,如果灵芝喷洒过了孢子粉的话,那这一类灵芝就没有多少药用价值了,这时候可以把孢子粉收集起来,这类孢子粉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大家同时也要注意,孢子粉需要破壁,才能释放孢子中的有效成分。”岳阳医院的张敏主任向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服务团的学生开展了一场位于田间地头的现场教学。

微信图片_20230822135034_8.jpg

烈日炎炎,跟着导师一起考察调研药材、一起义诊服务,让博士生服务团直呼“自讨苦吃”的暑期很有意义。








来源: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复旦大学、网友评论等

部分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神小丢

终审:文心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