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这届年轻人,又给世界带来了亿点点震撼!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4-09-10 点击量:


这届年轻人

又给世界带来了亿点点震撼


“共享创新、共塑未来:构建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为主题的

2024年浦江创新论坛

9月7日在上海开幕

微信图片_20240911142009.jpg

已经连续举办到第十七届的浦江创新论坛

逐渐成为90后、00后

活跃的舞台


“干就完了”

90后首次登上浦江论坛开幕舞台

2024浦江创新论坛开幕主论坛

首次有90后亮相

青年女科学家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

登上“青年特别讲席”

微信图片_20240911142012.jpg

作为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的高徒,白蕊25岁攻克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剪接体结构,27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32岁已在《科学》和《细胞》发表世界高水平研究论文11篇。

白蕊是个标准的J人,为了有体力从事辛苦的科研活动,最近还在练拳击。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这位年纪轻轻就多有突破的女科学家想分享给青年人的经验很接地气:少想多做,干就完了。“现在年轻人容易想太多做太少,我自己有时也会这样,想太多,深夜还会emo。但第二天忙起来就会忘掉,现在我也更专注于解决问题,而非消化情绪,遇到事干就完了,别内耗。”白蕊笑着告诉记者,她也会告诉自己现在带的00后学生,多做一点实验,多读一点书,提升自己、解决问题更重要。


开放包容

张开双臂拥抱全球英才

今年的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

首次为在沪工作的外籍青年科学家

设立一席之地

——来到上海已有5年的

马来西亚籍李政道研究所青年学者许金祥

受邀演讲

他表示

“希望可以通过参加这次论坛

学习到更多

听听不同领域‘大佬’们的心得”

微信图片_20240911142147.jpg

许金祥


已在上海定居近5年的马来西亚籍李政道研究所青年学者Kim Siang Khaw(许金祥)是一位在缪子物理实验领域长期耕耘的青年科学家,自2019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工作,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缪子物理的发展。“上海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也是一个非常崇尚科学的城市。”许金祥去过很多国家,在他看来,上海乃至中国的科研团队中,人员的平均年龄都相对更低,更年轻有活力。

许金祥的团队约有博士后和研究生10人左右,除了中国科研人员,还有来自日本、马来西亚的科研人员,即将迎来一位尼泊尔籍科学家的加入。一群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聚在一起自由探索最前沿的科学问题,继而推动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重大发展,也历练出中国本土的顶尖科学家。李政道生前希望看见中国也有自己的“玻尔研究所”,如今已在上海张江见雏形。不同文化的交融,跨界领域的思想碰撞,以及紧密的国际合作、人员交流,让科学产出在这片沃土上源源不断地生发。


群星闪耀

35岁以下的他们登上这个榜单

9月9日

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

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群星闪耀”

——Meet TR35 Summit 2024 科技青年论坛

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区名单发布

这也是这一备受科技界瞩目的榜单

首次在浦江论坛上发布

微信图片_20240911142150.jpg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这句话正是对本次论坛与会者的最好写照。这些青年才俊们,正值壮年,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在科技的海洋中找到了自己的航向。

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医学,从能源材料到量子技术,亚太地区的青年学者们不断闪耀光芒。每一次尝试和突破,都是对人类潜能的极致挑战,也是对科技创新的最好致敬。上榜者的研究成果预示着正在崛起的新兴技术浪潮,这些青年才俊所选择的技术转化或创业方向,也精准地拼出了未来科技产业版图。

微信图片_20240911142152.jpg

2024年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有洞悉科技未来的远见者;有拓展认知边界的先锋者;有灵感源源不断的发明家;有推动技术落地的创业家;还有科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者。他们多样化的背景、跨学科的研究,以及对全球挑战的深刻洞察,使他们成为推动社会走向更加互联、包容和可持续未来的关键力量。放眼于未来,是这些青年科学家的共同点。


“对对对”

均龄25岁就拿大奖,科研00后也不简单

9月9日

2023上海国际计算生物学创新大赛决赛

在上海圆满收官

颁奖现场放在了2024浦江创新论坛

微信图片_20240911142155.jpg

一等奖获得者GeminiMol团队利用GeminiMol模型,成功筛选出了百纳摩尔级别的NMDA抑制剂。这支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免疫化学研究所白芳研究员课题组的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5岁。在浦江论坛这样的舞台上捧起获奖证书,队员们都特别高兴。队长王世航说,这个模型大家做了整整两年时间,汇聚了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血与汗水。“在开发过程中,面对的是很多未知与挑战,巨大的不确定性也让我们曾经犹豫是否要继续。但也是这些困难和挑战,激发了我们的斗志,也使我们坚定了要开发出一个通用的高效表征药物分子模型的信念。”

微信图片_20240911142157.jpg

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实现的关键在于人才。2023上海国际计算生物学创新大赛于去年12月正式发起,自上线以来,共有342支团队1329人报名。年轻人的团队名称也别具新意,“发际线与我们作战”“好”“少不入川”“AI for Drug”等。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科学家精神正是攻克科学未知的重要内核,也是催生未来新质生产力的活力源泉。


交叉共融

为一群年轻人,设一个开放麦

不同科研领域的创新“佼佼者”

同样年轻的面孔

在今年浦江创新论坛首设的

青年创新讲坛Y-HUBS上集体亮相

连续3天,戴上“开放麦”

他们在这个大舞台中的小天地中

创造出了怎样的一幅幅场景?

Y-HUBS“创新无国界 全球共创新”讲坛上,35岁的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张经纬分享了一个机器人的故事。国产鸿鹄膝关节置换机器人是由上海九院骨科和上海微创医疗集团一起研发的。这个始于咖啡馆里思想碰撞的国产机器人,研发团队从最初的6人到如今60多人,8年历经三代样机迭代,不仅仅成为“国产之光”,还因此带来了很多国际合作与交流。不过对于现在的机器人他也并不满意,因为有点笨重,更好的未来,是当骨科机器人智能化了,再偏远的地区都可以医生远程操控。“这样一个机器人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不停上演。故事越来越多,未来越来越好。”

Y-HUBS“目标200岁”讲坛,28岁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段佳讲述了她的故事。人类都有活得越久越好的大胆目标,而段佳所做的基础科研,是从根本上理解衰老发生的底层逻辑,不断开发新的药物靶点,发现新的治疗策略,去对抗衰老。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虽然我是做药物研发的,但当有人问我研制出了什么药,其实我不太知道如何回答。”段佳说,一个药从靶点发现到最终进入临床再到应用于人,可能要几十年,“甚至我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这样一个机会看到。”尽管漫长,但她依然在不停地寻找新的方法,她说:“目标200岁,相信会从梦想走进现实。”

32岁的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智能中心副主任董楠卿做的是人工智能,在“智生未来”专场时上台聊起了农业。33岁的上海大学副研究员白龙做的是“类器官技术”,“如何实现体外细胞修复,是我们正在探索的事情。”34岁的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张铁华则一直在边缘智能及服务、图学习方面开展研究,“主要就是图学习在一些场景里面的应用和实践。”在不同领域,他们都各自发着光……

而第一次来浦江论坛的舞台,“久经沙场”的他们还是有些紧张,但又珍惜这样的机会。张铁华说:“这个舞台给了我们年轻科研人员一个发声和展现的机会,也让我们结识到志同道合的青年研究人员、优秀的企业家,是个拓宽眼界的好机会。”短短半天,他已经交到了新朋友。



微信图片_20240911142329.gif

· 青年时评 ·

登上世界舞台,青年科学家越来越舒展

微信图片_20240911142335.jpg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晶晶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青年人已然成为执旗手。走入第十七个年头的浦江创新论坛,目光直指这样的未来。

从首次设立的连续3天共5场的青年创新讲坛Y-HUBS到坚持数年的“寻找青年的声音”,从不断扩容的“青年特别讲席”到35位亚太卓越青年科学家的群星云集,塑造人类命运的青年力量更多地在这个舞台上被看到。

他们中,有秉烛而入的探路人,有与难题死磕的笃行僧,有不断翻越山峰的攀登者,有让原始创新改变生活万象的实干家。千万条道路,最终汇聚成一条推动技术变革与社会进步的熠熠长河。

探索未知的过程注定是漫长而辛苦的。28岁的段佳无法预知自己科研生涯中是否能够等来真正的成品诞生;32岁的白蕊在取得一系列科研突破后,依然会淡然地说出“解决了旧问题就会产生新问题”,并做好了继续迎接第99次失败的准备;35岁的张经纬,从6个人的团队开始研制国产骨科机器人,8年时间更迭三代仍然无法满意……

但他们从来不畏惧做科学道路上的普罗米修斯。负重前行,灼灼其华。从类器官到量子科技,从建立月球基地到直指200岁的生命目标,每一次尝试和突破,都是对人类潜能的极致挑战,也是对科技创新的最好致敬。

这些代表未来的年轻面孔,在世界的舞台上也越来越舒展而鲜活。他们会分享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的烦恼:不时会深夜emo,但第二天醒来告诉自己别内耗,干就完了;会在碰到世界性难题时,被偶像院士的一句话“攻略”,进而得出“这么难我要是能解出来可也太牛了”的结论。

因为自信,所以坚定。他们会为了要将道阻且长的科研路一步步走下去而去练拳击长体力。也会花好几年去苦苦验证一个科学畅想,在收获成果的时候郑重地穿上正装,手上却举着“发际线与我们作战”、“对对对”、“少不入川”的团队名牌,骄傲地笑着走上颁奖台。

提出狭义相对论时,爱因斯坦26岁。发现量子力学时,海森堡24岁。科学灵感的降临,从不看年龄。浦江创新论坛大幕将落,而创新后浪奔腾,已如潮涌。开放的上海,也从不吝于张开怀抱。

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李政道31岁。67年后,他一手创立的李政道研究所外籍青年科学家许金祥站上了2024浦江论坛主舞台,与白蕊一起,成为两位特别演讲者。漫长的科学史,不同的坐标点,总有青年站上浪头,追逐光,成为光。科学精神,便是这样,代代传承。








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青年时评: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刘晶晶

图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恺

责任编辑:霸天萌、实习生 红小豆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