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到来之际,七届进博会“全勤生”展商、孟加拉国达达公司的创始人萨夫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受邀给一群00后大学生讲述进博会见闻。他觉得很高兴,这的确就是他想要分享的“我眼中的开放中国”。
今天,世界各地的新老朋友 带着中国开放合作的诚挚邀约 纷至沓来参加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这座城市如期转换到“进博时间” 在此背景下,11月4日 虹桥品汇迎来了特别的课堂 在这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与东方国际集团举办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专题思政课暨“大思政课” 实践育人基地揭牌仪式 这堂专题大思政课分为四个环节: “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进口博览会:实践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好载体” “海外望神州:我眼中的中国对外开放” “勇担历史责任: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这堂开在进博会现场的大思政课 在同学们的眼里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此有了具象感
0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刘诚洁博士主讲“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她用一个个具体数字与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学生阐述了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赋予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内涵,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正在不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体制。未来,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致力于同各国共同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02 课堂第二环节由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菁主讲“进口博览会:实践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好载体”。 
她带领学生一起漫步上海虹桥品汇,一边穿梭在这一进博会的成果展示地与国际贸易的新平台,她一边向大家介绍虹桥品汇在进博会举办六年以来的成就与未来规划,通过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展现这座交易中心在全球进口商品交易中的巨大潜力,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03 课堂第三环节邀请的正是七届进博会的“全勤生”展商、来自孟加拉国达达公司的创始人萨夫。萨夫分享了在上海的求学与创业经历,以及在2018年参加首届进博会后那些巨大的改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那个小小的展位,成为孟加拉国打开了中国大市场的一扇窗。 
孟加拉国,因其适合的气候而盛产黄麻,黄麻在孟加拉国被称为“金纤维”。目前,萨夫的黄麻制品厂生产的所有手工艺品全部销往中国,并借助中国的各种销售渠道卖向全球。通过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黄麻制品已经销售到土耳其、欧洲乃至美国,为孟加拉当地两千多名曾经没有工作、生活贫困的农村妇女改善了生活。他以自己的视角生动讲述中国对外开放惠及全球,把中国对外开放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今年,家乡人民继续给萨夫捎来嘱托,一定要在进博会上继续寻找好朋友、好生意。“我们会带来新的黄麻地毯、摆件等展品,在进博会上精彩亮相。”萨夫说。
04 课堂第四环节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梦姿同学分享心得——“勇担历史责任:加快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她深刻认识到贸易强国的重要性,“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国际贸易动态瞬息万变,拥有国际视野对于新时代青年至关重要青年人应该深知经济发展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国际经济论坛等方式,了解全球经济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学校的海外交流项目,提升自己的学习和沟通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新时代浪潮中,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新征程上,开启壮丽青春。” 王梦姿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深化把握贸易强国建设内涵,拓宽国际视野,涵养世界胸怀,发挥专业优势,锻炼实践能力,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为国家对外开放和经贸事业发展,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地方建设能级贡献青年力量。
这堂大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24级新生黄华伟 听得格外认真 从对外开放的历史脉络以及新内涵里 她深刻了解到了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 在虹桥品汇这样一个进博会溢出效应的大平台,各类进口商品琳琅满目。我们走出学校课堂,沉浸式地感受进博会的无穷魅力,从这里,也让当代青年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果,激励青年投身贸易强国的新征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此次开在虹桥品汇的“大思政课”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东方国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后的一次深度合作,同时也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入选上海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入选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后,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崭新探索,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国有企业对外开放实践结合,讲好具有“外”“经”“贸”特色的大思政课。
图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责任编辑:霸天萌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