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毕业了,想把大学校园里的花香带走?这些上海大学生做到了!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0-10-28 点击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雪松、腊梅、玉兰、樱花、香樟、蔷薇
栀子花、荷花、青草、桂花、柑橘、茶花
......
这些都是沪上各所大学校园内
最常见的植物与花卉
如果能用一种方式
把这些香味留存下来,再带回家
这该是多么心动的留念!


在华东理工大学
有一群师生就此研制出了
“十二雅馨”香氛
把校园的花香留住
铭刻下校园记忆


 每款香氛对应
 一个月份和校园一个地点

气味具有独特的能力,能够解锁已经遗忘却饱含情感的回忆。

最近,“十二雅馨”香氛的问世,就勾起了无数华理人独特的校园记忆——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艺术与化学”学思创团队,以校园内常见的植物和花卉为主调,精心研制了十二种香氛,每种香氛对应一个月份和校园一个地点,汇聚成一份独一无二的“校园香味地图”


华理校园内的花卉



最后出炉的12种香氛


这款文创产品由12支独立香氛组成,都有独立的名称——逆风、傲雪、玉立、初恋、守护、笑春、遇见、不染、倔强、及第、探秋、独放。

这些名字对应的,是校园里常见的雪松、腊梅、玉兰、樱花、香樟、蔷薇、栀子花、荷花、青草、桂花、柑橘、茶花。

“就拿樱花对应的香氛来说,名称是‘初恋’,配方呈现则表现为‘落樱缤纷’,文案是‘浅笑盈眸,和平楼前,春天美得不像样子’。而‘逆风’这款香氛,对应的是校园里一月份的雪松和龙柏。”


每支香氛以独立卡片包装,卡片上除了香氛名称外,还印有手绘的植物花卉图案,以及一句具有校园风格的优美文案。


 手绘校园香味地图
 激发校园回忆

“十二雅馨”香氛的创意,既来源于王利民教授开设的艺术与化学公共选修课。从2018年开始,王利民已经连续6个学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艺术与化学公共选修课,带领同学们鉴赏化学中的艺术美,探究艺术中的化学美。特别是“十二花神——香文化与化学”等主题,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化学与艺术交融的世界。这样的机缘下,“十二雅馨”香氛有了最初的创意雏形。

在一年中的12个月份中,华理校园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和花卉?负责创意和文案工作的唐智聪、钟懿、胡晨等同学开始了寻找,同时查阅档案资料,足迹一次又一次踏遍了华理校园。


团队不停地询问身边的老师、同学,调研记忆中的华理味道,最后,再经过手绘,将香味在地图上“可视化”呈现。当这份承载青春美好记忆的地图出炉时,几乎让人感动哭。


记忆的香与调配的香能够完美融合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徐汇校区友谊餐厅前的紫藤,每到春季怒放时,总能吸引众多学子驻足欣赏和拍照留念。然而在实际制香过程中,却发现紫藤香过于单薄,团队只好舍弃了这一绝佳景致。

制香小组研究生梁颜等和本科生倪好等同学们前期经过了约一年的学习,除了从书本学习香料基本知识和实验室试验,还进入国际大型的香氛公司学习闻香、识香和调香。

天然香气成分复杂,气味浓厚,要调制出一款符合天然香的产品,需要技术、艺术方面的积累并要经过多次的实验方可达到要求。

梁颜说,制香小组在调制香樟树香时,由于没有标准的香源,只好筛选了雪松、檀香木、琥珀、麝香、树莓、梨香、柠檬、依兰、佛手柑、茉莉、柠檬烯、木材香、桂皮香、桉叶油素、铃兰香等大量的香原料进行调配,经过长期的摸索筛选,在课题组进行评价后,再经过志愿者品香,才得到较为理想的香樟香。


 大学生双创团队
 有情怀,也有未来

“一门优秀的专业课聚拢一批优秀的学生,走出一支优秀的双创团队,打造出一个既有专业特性又有华理情怀的产品。”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司忠业希望,众多“华理人”循着花香草芳,回顾华理四季,穿越林荫趣径,体味校园时光,同时,记住这一支带给大家清香和回忆的师生创新创业团队。


“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相结合,努力成为创新创业的一代新人,一代有家国情怀的后浪。”王利民教授说,在香氛技术的研究实践中,已经有了一系列香氛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团队还在谋求与“东方美谷”“美妆小镇”以及华理科技园等更多产学研用的合作以及自主创业。

 

 

 

 

 

 

 

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通讯员 张婷
图片来自受访者
责任编辑:唐昱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