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这样的科普,多来点!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4-11-23 点击量:


一张小折页

四位可爱的漫画主人公

20幅漫画场景

讲明白一个精神健康问题

这是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

90后护士们原创的

《漫画人生 漫画岁月》

系列漫画科普作品


微信图片_20241127141641.jpg


画风可爱,内容细节基于工作

创作团队来自

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

90后顾嘉雯和95后沈胤凯是主力画手

团队里还有护士

专门联系临床专家

负责对漫画内容进行专业把关

另一位临床护士

则负责查漏补缺和收集灵感

“我们比较崇尚

团队在合作中进行头脑风暴

展现集体的力量”

护理部主任李玉华说

微信图片_20241127141647.jpg

他们创作的漫画包括了四位主人公

小宝、大山、晶晶和小卫

取名灵感就源于“宝山精卫”

“宝”,寓意珍贵象征着每一位来到中心寻求帮助的病人都是宝贝,能得到更好的慰藉和疗愈。

“山”,寓意主任所承载的厚重责任与使命。

“晶”的谐音精,精神卫生、精心照料,展现护理队伍形象,促进护患连接,传递关爱与温暖。

“卫”有保卫、护卫的意思,象征医生不仅是治疗者,更是病人心灵的守护者。


《无限充电的小马达》用漫画展现了

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患者的常见症状

“我通过小宝这个卡通角色

展示了其行为特点和日常挑战

反映他们的心理状态

而综合治疗板块则相对温情

希望更多人了解多动症

让爱无障碍”

护士顾嘉雯说

微信图片_20241127141652.jpg


融入专业,让精神健康知识“活”起来

95后沈胤凯介绍

在正式创作前

他们会先策划卡通人物形象

确保内容准确且富有创意

更重要的是要转换复杂概念

“要将精神卫生相关的复杂概念

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漫画形式

还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其实是有挑战的”

微信图片_20241127141656.jpg

平均一个主题的精神健康科普

大概要画20幅漫画作品

创作周期约2~3周

后续加上排版和专家审核

前后至少要花1~2个月才能完成

两位主力创作护士都表示

他们并没有专业学过漫画

“都是凭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利用下班闲暇时间进行创作的”

顾嘉雯和沈胤凯觉得

他们的优势在于

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艺术中

用漫画说话

如今

这些漫画也在公众号上进行科普展示

面向更多人群

尤其适合老年人和青少年

团队想通过轻松有趣的科普

力图构建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

以创新的方式尽力减少

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与歧视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陈喆

部分来源: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