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也会玩文玩? 在这个“万物皆可盘”的时代 年轻人正闯入文玩界、成为玩家 从文玩核桃、手串 到文玩乐高、文玩种子 年轻人将文玩当成了“潮玩” 其中,文玩玉米备受欢迎

挂在手上做吊饰 当艺术品放进展示柜观赏…… 文玩玉米到底有何魅力 能让人一盘再盘、爱不释手?
从手串到玉米 “万物皆可盘” 所谓“文玩玉米” 指的是人工培育的玉米 一般颜色丰富 经过灭活加固、手工补头等处理后 挂上挂绳、加上手链装饰 就成了年轻人喜爱的文玩 既可以挂在手上,慢慢盘玩 也可以仔细欣赏色泽,进行收藏 在小红书上 文玩玉米已有1.2亿浏览量 超57万讨论 网友们或是精心装上挂饰 给文玩玉米拍起艺术照 或是讨论盘玩效果 如何将玉米盘得更油光水亮 
像宝石像糖果 玉米也能“潮” “最初被吸引是刷到直播间 感觉文玩玉米的颜色很特别” 24岁的金沐晴是个文玩玉米爱好者 她“入坑”了两款文玩玉米 分别是宝石血丝和冰透粉玉米 其中,冰透粉玉米头戴王冠、颜色粉嫩 她称赞“就像是公主一样” 
金沐晴的“公主玉米”
“一般文玩会给人老气的印象 但文玩玉米非常可爱” 95后何冰也是文玩玉米爱好者 之前,她热衷于 chiikawa、线条小狗等可爱潮玩 对玉米的印象就是“粮食” 但刷到“文玩玉米” 她发现玉米也可以玩“马卡龙色” 也可以戴起链饰做装饰 随即被吸引 “玉米触感温润如玉、手感极好 摸上去就像珠玉一般” 95后博士在读生李烨 这样形容文玩玉米的触感 对有一定学习压力的她来说 疲惫时随手一盘 很解压、治愈
好看还很随性 自然感满满 “盘玉米而不是盘普通文玩 最大的区别在于自然感” 何冰表示 最初她买玉米是冲着好看的色调 但买回来后,她惊喜地发现 购买的毛料类型的玉米有淡淡的清香 而随着时间变化 玉米粒子从饱胀变干 她感受到了时间变化 有接触自然的感觉 文玩玉米并非永久性文玩 由于玉米是自然作物 如果购买的玉米未经完全脱水 到家以后 它的颜色和质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在培养的时候 我感觉到了养成的快乐” 李烨说 
李烨的文玩玉米
相比起别的文玩 文玩玉米入圈简单、没有复杂的规则 心血来潮时还可以DIY 比如李烨就将自己的泡泡玛特潮玩拆解 将头装置在自己喜欢的玉米上 主打随性、悦己
发霉掉粒踩坑 买玉米也要防“翻车” “我买的四根盲盒玉米 有两根发霉、很熏人” 李烨回忆起一次不愉快的购买经历 因为玉米是谷物 如果天气潮热、存放方式不当 很容易生虫、发霉 金沐晴也吐槽 盘浅色的玉米时手心会变黄 玉米还有掉粒子的现象出现 目前文玩玉米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价标准。在电商平台,文玩玉米价格低至十几元,高则炒到上千元甚至近万元。一家线上店,一款标上“新中式原创艺术”的文玩玉米价格为7800元,而写有“高定独特设计版”的文玩玉米,价格更是高达9800元。 
同时,由于文玩玉米多是线上销售,一些在直播间看上去漂亮的玉米,有可能是商家故意开美颜滤镜,或因为光线色差,等拿到手,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有一次我买的是粉色的文玩玉米,拿到手却是褐色,而且玉米头没长满,还掉了粒子。”李烨气愤地回忆。 除了“实物不符”,文玩玉米售后也难处理。“比如湿料玉米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有掉粒、软桩等现象,那这到底是商家的责任,还是买家自负呢?”何冰举例。“在入坑时,最好多看看大家的入坑说明,不要被坑。”
“农”与“玩”相平衡 新文玩阐释新文化 “年轻人对文玩玉米的喜爱 体现了年轻人对独特和个性的追求”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海超表示 为何偏偏是玉米,而不是其他材质的农作文玩受欢迎?在中国人的共同记忆里,玉米这一家常农作物给人以朴素、真实的印象,承载着广泛的情感投射,而每根玉米独特的纹理走向和色彩渐变,满足了年轻人对“独一无二”的执着追求。这种介于“农”与“玩”之间的微妙平衡,激发了年轻人的兴趣。
在社交媒体的催化下 文玩玉米早已超越单纯的赏玩对象 演变为一种新型社交货币 年轻人热衷于为心爱的玉米 取昵称、配挂饰、拍照片 表面是在玩文玩玉米 实则是通过共同审美建立起圈层认同 而且 这场文玩玉米的热潮也并非孤例 年轻人正在以“文玩”为切口 以自己的理解重新阐释“中国文玩文化” 对此,蔡海潮说 “如今年轻人参与文玩玉米这一新潮流 也是对中国文玩文化的更新和拓展”
· 记者手记 · 文玩玉米,玩的不只是玉米 许多人会有所不解,为什么喜欢玩玉米呢?但在记者的采访中,圈内年轻人提及对文玩玉米的喜欢,总会谈到对大自然造物的喜爱、对文玩玉米的装饰心得,以及“盘”是一种什么样的奇妙体验。在他们的言语间,充满了奇思妙想,也充满了真诚的喜爱。 正如年轻人们自己所言,他们喜欢的不仅是“文玩玉米”,更是玉米背后赋予的快乐感受。变成可以玩的玉米,不再是盘中餐,而被赋予了新的趣味,既有自然造物的不可复制,也带着个体DIY的创作冲动,它踩中了年轻人对“独一无二”“悦己”的期待。 文玩玉米是玩具,也是交流的纽带,更是自我表述的隐喻。法国社会学家罗兰·巴特曾说符号背后总有另一层含义,而在文玩玉米这个符号这里,它既指向年轻人对田野与自然的怀念,也指向年轻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意义和价值的寻求。 文玩玉米、文玩乐高、文玩种子……这些看似新奇的“文玩”,背后统一的都是年轻人在都市生活间对意义的追寻。以“玩”的姿态,他们寻找着意义,表达着自我,认真地活着。

你喜欢文玩玉米吗? 在这个“万物皆可盘”时代 你还会盘什么新奇玩意儿呢?

上海中心气象台2025年06月17日11时00分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本市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超过35℃,请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做好防暑防晒工作。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制图:吴佳斐 责任编辑:粟瑶、实习生 孟祥莉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