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9日上午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先后视察美术学院、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重点教学科研成果展示、西体育馆,了解学校深化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创新和服务国家发展等情况。随后,习近平与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引起上海高校青年师生热烈反响。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大家表示,青年人不怕苦更能吃苦,定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实学实干奔向新的伟大征程,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力量!
复旦大学团委书记赵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体现了人民领袖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殷切关怀,凸显了党中央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十分振奋、倍感鼓舞。总书记在清华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特别是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教诲和期盼,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复旦共青团将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带领复旦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0年“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党委副书记涂皘: 作为一线思政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我们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实验室党支部书记肖龙飞: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无论是“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还是“教师要成为大先生”,都在支部党员同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处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既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潜心治学修身和教书育人,也要切实担负起“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任,统一思想,积聚合力,投身新时代海洋科技创新,努力建设海洋领域引领科技发展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研发深海战略矿产资源开发的前瞻技术和装备,在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奉献深蓝、建功立业。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黄立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自觉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进步、勇攀高峰,力争做学生的“大先生”。在当前,要积极投身于基础学科、战略应用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紧盯对接国家科技战略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领域,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数码系常务副主任李谦升: 我对总书记提及的“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深有感触。本人工科背景,现在从事着“科艺相融”的工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身是交叉学科专业,在教学和工作中,越来越感到两者交融的重要性。过去,科技人才对美的感触、需求比较少,而学艺术的孩子对科技不够敏感,但如今,要做好创新设计、学科交叉,就越发迫切地需要培养有艺术眼光又对科技敏锐的综合性人才。我们也更需要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打破学科界限的培养,更早地将美术、艺术、科学、技术融会贯通,发挥更大的聚合作用。我希望更多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走进中小学,普及这些理念。 华东理工大学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婷: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号召清华学子发扬好清华大学的优良学风和体育传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再次强调了体育所蕴含的丰润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核,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塑造精神品格之路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塑造与传承,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重要构成。华理也一直秉承以乒乓为特色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路径,和以“龙舟、龙狮”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路径,未来,将进一步凸显体育的体验式、互动式的育人特色,让广大师生在“以体育人、育人于体”中体验运动乐趣,认识体育价值,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运动习惯,形成体育能力,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生胡哲: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勇于创新,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我深受鼓舞。作为一名理工科的博士生,我深知国家正在奋勇追赶与发达国家在基础科学上的差距。青少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我们不怕苦,更能吃苦。面对困难和差距,要坚定“四个自信”,攻坚克难,追求科技技术创新永不止步。未来我也将潜心科研,作为奉献力量的一份子,脚踏实地,将自己所学所得奉献给国家,这也是我选择所在专业的初衷。 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 “当代中国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这样一句话让服务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洱源职中的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我们深切感受到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里,我们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到乡村教育发展状况和学生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教好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们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我们也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做新时代奋斗者,为乡村教育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上海体育学院2016级本科生,国家击剑队运动员、东京奥运会选手王子杰: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中华体育的崛起,正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而逐渐强大,由体育大国再到体育强国,一代代体育人的奉献与奋斗,一代代体育人的追求与梦想,随着祖国的强大而实现“体育强国梦”。作为上海体育学院的学生,正是学校“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时刻引领我坚持体育的拼搏精神,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作为一名即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我们正怀揣着为国争光的梦想而努力拼搏,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郭斌: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后,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在建党百年来临之际,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们要立足专业学习,开阔学术视角、培养问题意识、加强学术积累,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行动自觉,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与知信行统一,真正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信仰者、自觉践行者、坚定捍卫者。身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要求,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把青春智慧和奋进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征程中,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系2018级学生朱乐笛: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推进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作为农科学子,倍感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几年的专业学习,我深深认识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相信乡村振兴战略将实实在在惠及农业、农村、农民,将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作为农业院校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农业专业知识,不忘富农初心、牢记强农使命,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真正成长为一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者,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部分内容源自团在校园 上海学联 责任编辑:黄奕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