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教育部网站,4月21日,教育部网站上有一条问题答复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问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12条规定了“刻意孤立”的禁止性行为。而在实践中,对“刻意孤立”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着很大差别。请问应如何界定“刻意孤立”的内涵? 答复:《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12条“刻意孤立”, ·首先主观上是故意而且针对特定学生,具有相对性、持续性,非因疏忽而没有关注到学生的需求; ·行为表现上,可以是对学生正常需求故意不予回应、指使其他学生孤立特定学生或者物理上隔离(比如单独坐在最后一排)等; ·后果上,导致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正常的同伴关系,产生心理上的压力。 #不得故意安排学生单独坐在最后一排# 引发网友们热议 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 
有网友表示惩戒学生 “不坐最后一排 可以坐最前面” 



也有网友表示 自己就是比较喜欢坐在最后一排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教育部指的是 使其他学生孤立特定学生或者物理上隔离 (比如单独坐在最后一排) 并非指不能坐最后一排
关于教育惩戒 你有什么想法
来源:南方都市报(记者 诸浩)、教育部网站 责任编辑:唐昱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