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菊花断货!送别袁老,看到这一幕眼泪又绷不住了……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1-05-23 点击量: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长沙市民上街送别,菊花断货…

22日下午,在湖南湘雅医院门口

上百市民自发聚集在一起

众人鲜花送别,齐声高喊:

“袁爷爷,一路走好!”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19.jpg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23.gif

从长沙芙蓉路到营盘路

袁隆平院士灵车经过之处

车辆鸣笛送别。

还有市民在悼念现场喊道:

“我一定好好吃饭,用功读书!”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27.jpg

长沙的湘雅医院门外,

人们摆满鲜花,

还有网友发现,

有人拿来3捆带着泥土的水稻……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30.jpg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33.jpg

这是他留给人民的馈赠,

也是人民给他的践行礼。

很多人说,

看到这一幕,

眼泪完全绷不住了……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38.jpg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42.jpg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46.jpg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49.jpg

据报道,

长沙花店的菊花、百合、满天星

等已经断货!

网友呼吁,

好好吃饭,就是对袁老最真挚的缅怀,

千万不要再去摘水稻做花束。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52.jpg

在袁老的母校西南大学,

同学们在袁老抱着稻穗的塑像前

献花默哀。

袁隆平像前的花,

从最初的几束,

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围成了一片花海。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55.jpg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559.jpg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602.jpg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605.jpg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608.jpg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发文悼念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袁隆平先生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不懈奋斗。自1976年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幅度提升,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还在亚洲、美洲、非洲等众多国家大面积种植,为消除世界饥饿与贫困作出了突出贡献。

该负责人表示,袁隆平先生的离世是我国“三农”领域的重大损失,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联合国: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611.jpg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表示,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使数百万人脱离了饥饿,他是“真正的粮食英雄”。尽管袁隆平离开了人们,但他所留下的遗产及结束饥饿的使命将持续下去。

“医食无忧”组合再难同框,钟南山为袁老献上缅怀之辞。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616.jpg

隆平大哥:

我的挚友!

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

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钟南山


病危之际,还在惦记着杂交水稻

22日,新华社报道了袁老的最后时光: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房的橘色灯光下,合上双眼的袁老遗容安详平静,3个儿子给老人家盖上红绸毯。14时许,在家人陪伴下,袁老的妻子邓则进入病房,坐在一把椅子上,静静地陪着袁老遗体,面容悲戚。“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但他还能讲话时,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袁老的儿媳甘女士哽咽着告诉记者。

据新湖南消息,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23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


先生之风,山高稻长。

永远缅怀,永远致敬!

微信图片_20210612124619.jpg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 张小松)综合央视新闻、新湖南、星视频、重庆广电-第1眼等

责任编辑:黄奕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