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此刻,一起送别袁隆平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1-05-24 点击量:


今日

送别袁老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09.jpg

群众纷纷赶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送别袁老。他们手捧鲜花,甚至有孩子举着水稻来,送袁爷爷最后一程。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13.jpg

昨天,@乌合麒麟  在微博发布了自己的最新作品缅怀袁隆平,画面下方用了袁隆平的原话,“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16.jpg

画面中,稻穗金黄饱满、一片丰收景象的稻田中,91岁的袁隆平佝偻着背站着,稻杆高出他不少,袁隆平穿着衬衫,脖子上挂着“共和国勋章”,肩上搭了个毛巾,转过头看到一个青年学生手拿一株稻穗出现在稻田里。

青年手里的麦穗远远没有91岁的袁隆平背后的稻穗饱满,甚至还有点短小,但他右手夹着书本,背部挺直,坚定地望向远方,远处的山上,太阳刚刚升起,照得青年手里的稻穗也金灿灿的,看着青年,91岁的袁隆平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19.jpg

网友们也被这一幕戳中,有网友表示,“年迈的他看着年轻的他,真的一辈子都在为一个理想一个信仰活着,一辈子都献给人民献给国家了”。@乌合麒麟 本人还点赞了这条评论。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21.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24.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27.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29.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32.jpg

袁隆平曾说,他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

虽然,梦想早已实现,这位“麦田的守望者”一直停不下来。

去年,袁隆平团队在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5月22日,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写下“有些人,伟大到我们以为他们没有生老病死”戳中全国网友的泪点。

昨天,全国多地自发举行悼念活动送别袁老。


长沙

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路口。尽管小雨淅淅沥沥,但是仍然有大批的市民前往殡仪馆,缅怀袁隆平院士。在距离殡仪馆约2公里的路口,已经有许多市民下车步行前往。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35.jpg

根据袁隆平院士丧事从简的遗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殡仪馆昨日不安排接待群众前来悼念,但仍有众多市民自发前往送别。

学生写给袁隆平的书信上,已分不清是雨滴还是泪滴:“听着您故事的孩童长大了,我们会顶起国家的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医食无忧”……袁爷爷,您放心!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38.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41.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46.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50.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54.jpg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场仍有不少同事学生前来悼念,献上鲜花,不忍离去。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757.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01.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04.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07.jpg

一些无法亲自前来缅怀袁隆平院士的市民,通过鲜花外卖遥寄哀思。外卖小哥称,昨天一早开始“好多订单都是送到袁老师这里的,外卖单全是鲜花单”。


南京

袁隆平高中曾在南京就读,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49届校友。如今,校园里还有袁隆平的雕像。昨天,南师附中校园内,袁隆平的雕像前摆满鲜花,表达哀思与悼念。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10.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13.jpg


重庆

昨天,袁隆平院士的母校西南大学发文,全校师生、校友们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杰出校友袁隆平院士。校方表示,西南大学人将化悲痛为力量,传承和发扬袁隆平院士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做永远的奋斗者和追梦人!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16.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21.jpg

在西南大学袁隆平雕像前,不断有学子前来献花,在雕像前默默地哀悼。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前往献花。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24.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26.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29.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32.jpg

有人在袁隆平院士雕像前放上一盒稻米,上面贴了张纸条写道:“袁爷爷,好好休息,放心吧。我们现在都吃得很饱很饱,很幸福!别担心!”

袁老生前喜欢运动,有学生在他的雕像前摆放了一颗排球,上面有字写道:“愿您在天上,也快乐运动!学长一路走好,吾辈当努力!”


武汉

昨天中午,华中师范大学桂香园食堂,许多大学生把饭吃得干干净净。“做好光盘行动,杜绝浪费,吃好每一餐,乖乖把饭吃完”,大学食堂里这一幕幕,让人动容。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35.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38.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41.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44.jpg


网友晒光盘照纪念袁隆平:

袁爷爷,我乖乖把饭吃光了

未曾谋面,却蒙其恩。昨天,不少网友晒出光盘照致敬袁隆平。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50.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53.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857.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01.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04.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08.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10.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13.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16.jpg


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

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

许多网友也拿起画笔

送别袁爷爷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19.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23.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25.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29.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33.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37.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40.jpg

微信图片_20210623135943.jpg


此刻

我们一起送别袁老







来源:央视新闻、观察者网、中国青年报、都市快报、环球时报、新闻晨报、江苏共青团、青春北京、河北共青团、新浪微博等

责任编辑:朱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