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人能自由吃瓜离不开这位奶奶#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有数据显示,2018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 然而这背后 蕴藏了一位老人毕生的心血和初心 这位老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 也是袁隆平院士的同学 两人分别影响了中国的瓜田和稻田 62年里,吴明珠培育了30多个品种 包括西瓜中的“王牌”—8424西瓜 
如今 91岁的吴明珠 患上阿尔兹海默症 已经认不出人 但与种瓜相关的事 还时常被她提起 
主动申请去新疆 一头扎进最艰苦的地方 吴明珠是1949年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果蔬专业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在这所学校20世纪50年代的毕业生里,她是成就突出的“三剑客”之一,另外两位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蚕业科学界唯一的院士向仲怀。 
21岁生日那天,吴明珠在日记上激情满怀地写下:“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 1955年,吴明珠来到新疆。这一年,她25岁。到了乌鲁木齐,她找到领导一番软磨硬泡,一头扎进了条件艰苦的鄯善县。 鄯善位于吐鲁番盆地的东侧,西接火焰山,夏季最高气温接近50℃。而吴明珠却时常靠着两条腿去走访农户、搜集瓜种。 1962年底,吴明珠和同事一起,把吐鲁番当地所有的甜瓜品种都收集全了,从中系统选育出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品种,其中红心脆品质最佳,销往香港市场30年不衰。 
选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8年至10年时间,可人的一生时间有限。1973年,为加速选育进程,吴明珠去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她像候鸟一样,秋冬在海南,春夏回新疆,年复一年进行着育种研究。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她培育的西甜瓜品种以及同行用这些品种培育的“子子孙孙”,种植面积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 
丈夫因胃癌去世 然而,这份工作却让吴明珠落下了胃病。部分原因在于,饿时她把馕放在水里泡软,捞起来吃掉,继续去下一个村找瓜。 有时候吴明珠和丈夫杨其祐工作晚了,饭点已过,夫妻俩胃疼得一起在床上打滚。 她的丈夫杨其祐是北京农大小麦专家蔡旭的研究生。吴明珠到新疆后不久,杨其祐便放弃了留京工作的机会,主动来到吴明珠身边工作。1986年4月,杨其祐因胃癌去世,时年57岁。 
年轻时期的吴明珠和丈夫杨其祐合影。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杨其祐艰难地伸出三个手指,笑眯眯地祝贺吴明珠获得“三连冠”——那天,皇后、芙蓉、郁金,吴明珠培育的三个新品种甜瓜通过品种审定。
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却仍记得种瓜 80岁的生日会上,吴明珠许下两个愿望,都跟瓜有关。生日会后,她又下地去了——去为实现愿望而下地。 
但81岁那年,她没有征兆地糊涂了,记忆力一落千丈。 明明不到瓜果授粉的季节,吴明珠会念叨着要去地里授粉。有时,她会把儿子误认为同事,询问瓜田里的进展。 平日里,偶尔看到可乐或咖啡时,吴明珠会流露出想喝的意愿。 在30多年前的新疆,吴明珠的学生有时会看到她掏出一瓶可乐,咕嘟咕嘟喝几口再下地。当时,这种饮料是她特意托朋友从北京寄来。她还习惯在下地前冲上一杯咖啡,加点白糖,用来提神。 “种地太累了,她需要补充糖分。” 如今,所有的记忆都丢在脑后,补充糖分的习惯还跟着她。 
网友:瓜果那么甜,是因为有人帮我们吃了苦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茜 记者:魏晞)综合新疆日报、正观新闻、网友评论等 责任编辑:黄奕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