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我:老师给的猕猴桃真好次🤩,导师:很次吗?真的很次吗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4-11-23 点击量:


近日

#一位年近60岁的导师轻轻地碎了#

话题登上热榜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715.jpg

到底是咋回事

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导师

~~~

原来是导师兴致冲冲地

拿来一箱猕猴桃

分给学生们吃的时候

学生be like: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725.jpg

导师be like:

不用谢

但是这可都是我特意给大家拿的

真的很次吗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736.jpg

问出这句话后的老师

疑似失去所有力气和手段

学生们是吃上了

导师却在角落里悄悄地碎掉了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740.jpg 

等等啊导师

“好次”非彼“好次”啊

还有哪些小伙伴

反应和这位导师一样?

最近流行的“网络梗”大家都了解吗?

快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吧~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743.jpg

小心翼翼又无助的导师

有点可爱

这猕猴桃铁定好吃


不敢轻易点开的聊天框

和导师每天的对话是怎样的?

“好的”“收到”是常用语

指导论文的长语音

是万万不敢听的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754.jpg

这长条语音可太有压迫感了...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759.jpg

当导师试图找到自己时

只能弱弱地回上一句

“挺忙的”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802.jpg

准备好一切再发给老师

小心翼翼询问老师可行性的自己

此刻孤独弱小且无助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806.jpg


我的导师是全天下最好的导师

虽然导师偶尔

会让同学脆弱的小心灵受伤

但在更多时候

他们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的温暖

也许平时会很严厉

但忙碌的赶路途中

导师还在替我改着厚厚的论文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811.jpg

还有导师时时刻刻把学生挂在心上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吕震宙

对名下研究生全程亲力亲为指导

从不假手于人

腰椎病发作仍然带病坚持上课

输液扎针时

特意要求扎在左手上

她说:

“因为右手还要拿笔修改学生的论文”

微信图片_20241127105944.png


离开导师谁还把我当小孩

除了学业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也一直被导师惦记着

好玩的?给我学生带一个!

好吃的?给我学生带一个!

亲爱的导师

离开你谁还把我当孩子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816.jpg


我的成长,导师都看在眼里

还记得上过热搜的

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吗?

这些录取通知书的用纸

正是出自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820.jpg

“古籍保护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

所以我们的学生非常辛苦

几乎没有双休日和寒暑假”

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杨光辉说

曾有一个学生拿到了七十几个学分

2017级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

硕士生王欣

毕业后成为了

上海图书馆最年轻的古籍修复师

作为本科学习财会专业的跨考生

她难忘学生时代的刻苦经历

“一周七天课、一节顶六节”是常态

古保院特意保留了

传统的“师带徒”教学模式

建立专门的传习所

聘请古籍修复、木板水印等

各界资深导师

旨在培养古籍书画等

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工匠型人才

王欣说

师傅靠几十年的经验判断

学生用心观察体悟

记住指尖的感觉

再通过日积月累

不断精进和完善技术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823.jpg

交叉培养,薪火相传

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离

不开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微信图片_20241127100837.gif

导师亦师亦友

他们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指路明灯

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坚强后盾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神仙导师”

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

越走越远、越走越高

大家的导师是怎样的呢?

和导师之间有啥温暖的小故事吗?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青年报、北京大学、西部网、@人民日报、网友评论等

部分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殷梦昊 祝天怡

海报制图:garfield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