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一张标题为 “上海长宁交警正在执法 他用流利的英语”的照片 在社交媒体走红

图片来源:@Uncle Fisher
图片中 氤氲的灯光下 一位青年交警正在和外籍人士沟通 这张照片一经发布 引发了网友的大量点赞和评论 照片中的交警是谁? 有哪些和外籍人士沟通的妙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找到了这位交警 他是市公安局长宁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 95后交警钱仕飞
意外走红 “老父亲式”英语执法普法 获网友点赞 记者联系到了这张照片的拍摄和发布者 “Uncle Fisher” 谈及为何拍摄这张照片 他说“当时我就在路口 看到交警很耐心地用英语和外籍人士在沟通 这位交警非常优秀 职业素养非常高 是位能代表上海形象的好交警 这也体现出在上海 人人都要遵守这座城市运行的规则秩序。” 
钱仕飞日常执勤
事情发生在今年春节假期的年初五晚上 钱仕飞正在凯旋路长宁路路口执勤 隐约听到有两人在不远处发生争执 于是,他赶紧走过去询问 原来是交通信号灯变红灯时 位于后方的外籍人士 骑电动车未保持距离 类似“追尾”撞上前一辆电动车 导致前车车尾有损坏 
钱仕飞日常执勤
“当时我用英语和外籍人士沟通 这属于交通违规行为 车辆驾驶应保持安全距离 这是他操作不当导致发生的事故。” 最初外籍人士有些不理解 为何自己要承担责任 觉得是因前车紧急刹车导致的碰撞 于是钱仕飞耐心地讲解了 应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的法规和安全意义 在“老父亲式”的英语沟通中 外籍人士表示理解 并进行了赔偿 
钱仕飞日常执勤
谈及这张路人拍摄的工作照意外收获网友点赞 钱仕飞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上海是座国际化大都市 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 需要用英语和外籍人士沟通 执勤时,有时遇到外籍人士违规 我会用英语告诉他们违反了什么交通法规 遇到对交通法规不了解的外籍人士 我也会多‘啰嗦’几句 提醒他们下次一定要注意安全。”
身兼数职 化身“人型地图”和“打车软件” “这个地方怎么走?” “这里怎么打车?” 在执勤时 这是钱仕飞最常听到的求助 其中有不少来自外籍人士 每当这时 钱仕飞就会化身双语 “人型地图”和“打车软件” 
钱仕飞日常执勤
让钱仕飞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他遇到了一位来上海“寻根”的德国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很小的时候曾经住在上海,这次一个人来到上海是想再看看小时候住的地方,重拾自己的童年记忆。“这么多年过去,上海的变化真的太大了。从中山公园地铁站出来,我不知道怎么去这个地址?”面对老奶奶的中英参半的求助,钱仕飞首先安抚她的情绪,然后根据老奶奶手机短信上的地址,耐心地告诉她最近的路线。“笔直走,再右转,随后大概步行500米就到了。” 
钱仕飞日常执勤
看似简单的解决求助背后 需要的是交警对辖区和非辖区路段的全方位了解 以及流畅的英语沟通能力 在工作之余 钱仕飞会看外籍人士在上海生活的Vlog视频 不仅为了学习更地道的英语表达 更是为了掌握与外籍人士的沟通方式 以便更好地普法和执法 
钱仕飞日常执勤
“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外籍人士来说 我们就像是灯塔 不仅是执法者也是守护者 身为青年交警,我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多学多看 了解不同国家之间语言表达的差异 加强对工作业务的总结 从而更好地做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钱仕飞日常执勤
当记者问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拍摄交警执法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对此你会感到有压力吗?钱仕飞这样说到:“我觉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要习惯在公众镜头下执法,当执法都在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情况下,我觉得无需有压力。身为年轻人,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在休息时,我会看网友拍摄的各地公安交通执法的视频,思考如何在执法中更好地普法,更好地开展工作。”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 施剑平/图 责任编辑:思瑞 校审:林桂人 终审:扬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