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周六 是中秋假期前最后一天啦! 除了要记得上班之外 今年的9月18日 也是九一八事变90周年 是我国第2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 上海市第14个防空警报试鸣日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检验本市防空警报设施的完好率和鸣放防空警报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上海市防空警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定于今年9月18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在本市进行防空警报试鸣。 

防空警报试鸣重要提示 在防空警报试鸣期间,不参加防空防灾演练的市民在听到防空警报音响信号后,可注意听辨各种警报信号,但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 各生产企业、建筑工地的员工,要坚持生产、施工,落实安全措施;汽车驾驶员要集中精力,安全行驶,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在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街头广场、公园、饭店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不要慌张,不要拥挤乱跑,同时要提高警惕,防止不法分子趁机扰乱治安。 在家的居民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家长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受到惊吓,特别是对家中的老弱病残者要加强看护,必要时可关上门窗,确保安全。
更多信息 人防小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何时颁布和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 1996年10月29日颁布,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2.什么是民防工程? 民防工程是为了保障战时人员和物资掩蔽,以及人民防空指挥、通信、医疗救护等需要而修建的地下防护工程;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3.社区居民如何区分普通地下室和民防工程? 民防工程的口部上方悬挂有民防工程标识牌,附近有民防工程指示牌,普通地下室则没有。 4.什么是早期疏散? 早期疏散是指战争即将爆发至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前,按计划向预定疏散地域组织的人口疏散行动。 5.什么是临战疏散? 临战疏散是指国家宣布战争状态后至战争爆发,按计划组织重要目标附近和人口密集区的城市居民疏散到近郊或低危险区的行动。 6.什么是紧急疏散? 紧急疏散是在收到防空警报信号后组织指挥留城人员进入人防工程隐蔽的行动。 7.什么是预先警报? 预先警报是在获知敌人即将对城市进行空袭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预先警报信号规定: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特点是“长间隔”。 8.听到预先警报应如何行动? 听到预先警报时,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9.什么是空袭警报? 空袭警报是在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上空,已经开始或者马上就要对城市目标进行攻击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信号规定: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特点是“短间隔”。 10.听到空袭警报应如何行动? 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民防工程掩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掩蔽。 11.什么是解除警报? 解除警报是在敌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解除警报信号规定:连续鸣放一长声,时间3分钟,特点是“无间隔”。 12.听到解除警报应如何行动? 听到解除警报后,应保持清醒头脑,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撤离民防工程,进入安全地带。 全国首个“民防地图”小程序9月18日同步上线 “民防地图”汇聚了民防工程、民防宣传教育场所、应急避难场所等设施信息,通过地图导航服务,方便群众查找,引导快速到达,普及防护知识技能,实现自助式服务、一键式获取。 
首次开通“人防专列” “人防专列”是依托上海地铁4号线环线运行的一节编组为411号的列车外观改造的,9月7日下午正式发车,运行时间1个月(9月7日至10月8日)。在上海火车站、宝山路站乘坐4号线的居民,可以在乘车的同时学习人防知识。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明天的防空警报 上班的时候也要注意听哦
来源:上海民防、上海静安 责任编辑:周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