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近年,抽盲盒在国内越来越流行 甚至有了“万物皆可盲盒”的说法 最近,“图书盲盒”也悄然兴起 
 
 记者了解到 目前市面上的“图书盲盒” 内含图书数量不等 多的有五本,少的有一本 除了一些稀有小众图书类别 价格一般在所含图书总价的五折左右 甚至更低 不过大多有一条销售规则 就是“不接受盲盒退换” 
 
 
 “图书盲盒”真的靠谱吗? 一家书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图书盲盒’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来帮读者选书。一些读者面对浩瀚图书都是一头雾水,那么好办,我们用专业的眼光来帮你选。你只要告诉我你想读什么样的书,有什么样的诉求就可以了。而且拆盲盒,也给阅读来一种新的趣味。” 记者还了解到 这家书店线上线下共有十几款图书盲盒在售 这几天每天都有近百个盲盒售出 而他们店平时一天的图书销售也不过几百册 “图书盲盒”对图书的销售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上海市民龚先生最近想脱单 但经验不足,心里没底 所以他在某书店买了一个情感系列“图书盲盒” 结果收到的三本书却让他颇为失望 在收到的“图书盲盒”中 一本书是龚先生三年前就看过的 一本写得太学术,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还有一本书是个情感小说家的作品 不过这位作家也被爆情感生活混乱 “还说是店长亲选。这是什么玩意儿?以后再也不买‘图书盲盒’了。”龚先生说。 虽然失望,但龚先生很快平静下来,“这个‘图书盲盒’号称三本书的价格不低于200元,却只售90元。我这是贪便宜了,肯定不会给你很多新的好书的。” 
 记者对十多位有过“图书盲盒”体验的读者 调查后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对“图书盲盒”很失望 一个读者告诉记者 她大概前后买过五六个“图书盲盒” 真正满意的也只有某盲盒网站的“考古图书盲盒” “其他盲盒都给我一种答非所问的感觉 也就是收到的书和我想要的书差得太多了 书店根本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图书盲盒”成了“滞销书推销站”  “事实上,任何一个理性的读者都应该想一想,书能卖得这么便宜,甚至都低于成本价,那书店一门心思搞盲盒到底图个啥?”资深出版人章秦川对记者说。 据他了解,“图书盲盒”的本意 是给读者带来更多惊喜和选择 但现在有的书商显然开始跑偏 他们并不是诚心诚意为读者选好书 而是推销滞销书 “有的书卖得不好,无论是在线下还是线上,是无论如何都没有人买的。现在通过盲盒这个噱头,来了一个障眼法,就可以轻松卖出去。虽然是贱卖,但如果一本书滞销到只能化为纸浆,那还是卖出去损失少一些。” 当然,这是盲盒文化的普遍现象 在逐利的心态之下 现在很多盲盒都成了 商家推销滞销品的手段 而稍有一点好货的盲盒 一般售价都很高 有的甚至是天价 再辅以各种饥饿营销 这成了另一种销售噱头 龚先生告诉记者 书店要想把“图书盲盒”生意做大 还是应该从读者角度出发 真诚地为他们选择好书 而不是各种“夹带私货” 让阅读真的成了一场“冒险” 
 
 
 
 
 
 责任编辑:周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