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手机半夜“自己下单”1.5万元手表?警方紧急提醒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5-02-15 点击量:


深夜手机莫名黑屏

不受控制

以为只是手机出现故障

不料紧接而来的是

个人信用卡被刷爆

这是家住北京的张先生的经历


手机深夜无故黑屏

机主醒来发现信用卡在境外“消费”

2024年1月初的某个夜晚,张先生的手机突然黑屏震动,且无法进行任何操作。第二天,手机恢复正常,但张先生银行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

张先生意识到信用卡被盗刷后便报了警。警方调查发现,该信用卡竟在境外有一笔消费。案发时,也就是手机黑屏时,钱被支付到了泰国一家免税店,警方顺着这条线索追踪,发现“信用卡”在泰国的免税店花费15000元购买了一块机械手表。

微信图片_20250220152846.jpg

警方根据提货单上的信息,发现手表被一职业带货人带回国内,并第一时间把手表用快递发走了。此时,快递的收货人张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大队中队长王晓骥称,张某每天都会收取大量快递,且多数从全国各地的机场寄出,寄件人都有长期往来境内外的记录。


上游窃取信用卡→中游销赃→下游洗钱

警方围绕张某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这是一个以电诈方式境外盗刷、境内销赃的犯罪团伙,团伙成员分工明确:

·上游的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取受害者的信用卡信息,并在境外的购物网站或免税店进行无卡绑定后消费;

·职业背货人将消费的商品从境外带到境内;

·张某等人接收商品后销赃变现;

·所得资金转化为虚拟币后团伙分赃。

微信图片_20250220152849.jpg

以此为线索,警方挖出一个境内外勾结,盗刷信用卡犯罪的链条。据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大队中队长王晓骥表示,该案件链条共涉70多人,涉及案件已核实150余起,涉案金额约一千多万元。目前,警方已在全国16个省市抓获70多名嫌疑人。


被害人信用卡信息

是如何泄露的?

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团伙使用了多种手段盗取被害人的信用卡信息。

微信图片_20250220152851.jpg

·犯罪嫌疑人发送钓鱼短信,其中加入陌生链接,并伪造“官方网站”;

·被害人点进链接后,犯罪嫌疑人便要求其填入银行的卡面信息;

·再通过冒充“公检法”等方式恐吓,一些被害人便会泄露自己的银行卡信息。


特别提醒

动态口令、密码、卡片有效期

卡背后三位数字、短信验证码等

银行卡关键信息别泄露

“公检法”绝不会

在电话里、网络上索要你的

银行卡密码

手机短信验证码等信息

更别提顺着一根网线

向你出示

通缉令、冻结管制令等“文书”


怎样防范盗刷?

·关闭境外支付功能

若无境外消费需求,可联系银行暂时关闭境外支付功能,避免财产损失。

各家银行App均有银行账户锁,其中包含境外安全锁、夜间安全锁,以及异地账户使用安全锁。可根据需求上锁,避免资金损失。

微信图片_20250220152856.jpg

以中国工商银行App为例,用户可在线上自行打开或关闭安全锁。


·设置限额或降低免密额度

在进行刷卡交易时,可适当调整消费限额,并增加验密短信提示。在银行卡使用期间,设置较低的验密触发金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盗刷的风险。

·多渠道设置消费提醒

目前银行卡账户金额变动提醒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短信和微信渠道的微银行。


一旦发生盗刷怎么办?

·立即挂失银行卡

登录所属银行的手机银行App在线上进行挂失,或拨打银行卡所属银行的客服电话进行挂失,并说明盗刷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220152859.jpg

·证明银行卡在自己手上

建议持卡到就近ATM机进行一笔交易并打存凭条,用于证明银行卡在手且记录时间,并向银行卡所属客服提出异常交易/盗刷交易处理需求。

·报警并保留报案回执

·可进行换卡处理

完成上述事宜后,可前往银行网点进行换卡处理,并对新银行卡信息做好保护。


再次提醒大家

切勿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客户端、平安北京、中国银行、人民网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