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学习、边工作 边交友、边创业 边旅游、边旅居 ...... 这样的“神仙生活”你向往吗?
随着上海首个数字游民国际村 在金山区漕泾镇正式开村 首批12位数字游民 于8月底入住国际村 开启15天的体验生活 一起来看↓
相遇 200多人中遴选12名数字“探路者” 位于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内的 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 开村一周有余 走在核心区域水库村里 随处可见数字游民的痕迹 漕泾郊野公园游客接待中心 有数字游民会客厅 藕遇公园深处备有荷塘工位 
什么是数字游民? 这是一群依靠互联网完成工作和创收,而不受工作地点、时间束缚的人。 近年来,中国的数字游民群体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浙江、河南、江西等地都创建了不同规模的数字游民空间,青年群体是主力军。 数字游民靠数字技术打破地域界限,跨越传统生活与工作的边界,在工作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自在。 90后独立市场咨询顾问Cindy目前处于Gap期,于是她成为了数字游民,8月初已在浙江杭州、安吉有过体验,金山漕泾是她的第三站。在这里,Cindy遇见各行各业的小伙伴,通过交流可以高效低成本地了解她想尝试的职业,“我也可以向他们学习相关技能,说不定能找到一起创业合伙的伙伴。” 抱着链接资源、认识新伙伴想法的还有95后子轩。作为情感咨询师,子轩以线上接个案访谈为主,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为他成为数字游民创设了条件。“这次小伙伴中,有剧本分析师、游乐园设计师、AI陪伴创业者等,一下能认识11位不同行业的小伙伴,十分值得。”他们中还有一位疗愈师,子轩也与她深聊过,“我想以国际村为基础,找到新方向。” 
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 是由原乡映客和漕泾镇 联手打造、共同开发的项目 这也是国内首个 全域全场景的数字游民示范社区 负责前期招募的原乡映客主理人如燕介绍,前期发布内测招募信息后,吸引了全网200多位数字游民报名。他们根据个人职业背景和经历,考虑行业多元化和平衡性做了筛选,最终选出了首批12名。第一批结束内测后,还有第二批数字游民将加入。
工作 摆脱内卷,工作节奏自己说了算 翻看15天的内测安排,探索乡村walk路线、社区建设研讨会、去为老服务中心获取爷爷奶奶芳心、自由舞会、烧烤局……活动丰富,社交氛围宽松,生活节奏慢了下来。 主理人如燕表示,社区需要培育活动,展示文化调性,所以内测期间他们会发起活动,也和数字游民共创活动,“青年来到国际村,不仅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与在地的文化产业有深入交集,助力乡村振兴。” 
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好奇星球工位的会议室里,数字游民王文将个人罕见病分享会当成他当天最重要的工作。 2012年,王文发现身体出了问题,经历4次手术,直到2018年才确诊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这种罕见病发病率2万分之一,目前没有任何治疗方法。他大方展示了自己纤细的手臂,没有肌肉,拿不动东西。他介绍的新药研发也激起了其他游民的兴趣,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与此同时,95后子轩带着笔记本电脑,选择了公园内尚品书院一楼的荷塘工位,只要点一杯饮品,他就能使用窗边的沙发和圆桌。“这两年我越来越喜欢户外,在这里没有公司格子间的压抑,开阔的视野更能激发灵感。” 
荷塘工位是数字游民国际村规划推出的“十大类最美工位”之一,其余还有长堰路的林下工位、草坪上的飞屋工位、水库中心河的漂流船工位等,工位的租赁费各不相同,供游民们在其中办公、学习、社交。
生活 “河景房”视野,早餐可共享 Cindy和其他三位数字游民选择了乡村联排别墅民居,一楼有大客厅,还配有厨具齐全的大厨房。那栋民宿住了4位数字游民,大家很快熟络起来。 Cindy的房间被她戏称为“河景房”,10多平方米的房间配有衣柜、书桌、床,透过窗户能看到沿路的绿植,对面有一方河塘。 
作为数字游民专班负责人,漕泾镇团委书记钮沈超介绍,漕泾前期在国际村的硬件设备上有大量的投入,住宿方面有乡村联排别墅民居、“在水一方”综合体、永强客栈等民宿酒店,提供统一物业的标准化服务,“特别是民宿方面,充分利用起村民的宅基房,我们目前洽谈了16间房,洗漱、布置等标准化配置,一间房一个月的价格在800-1000元,供数字游民选择。” 餐饮方面,有鱼䲆鱻生态餐厅、在水一方水飨宴餐厅、为老服务中心以及正在规划中的食遇小四缘,提供丰富多样的小吃和餐食选择。 为了方便数字游民工作,漕泾镇联合中国电信加强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际村范围内网络全覆盖,为数字游民提供一流优质的网络交互体验,接下来会考虑拓展户外特色工位,“可能会增加树屋工位,树屋里配四五个工位,配上充电等设施,私密性强,也适合开一些远程会议。”钮沈超说。
认可 在数字游民国际村里找到融入感 被认可,有融入感,是数字游民提到最多的关键词。作为一名罕见病患者,王文深有体会。他坦言,在公益机构上了三年班,之前也尝试过其他工作,那时候朋友并不多,而成为数字游民,能快速认识各行各业的朋友,大家的经历、资源都不同,也愿意倾听他的故事,了解他的生活和感受。“如果我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不仅要租房,也不可能一下子认识10位朋友。” 对数字游民,有些人比较在意“游”的概念,隔段时间换一个地方的游历,但王文更看重“民”。 “如今的时代,就是数字化的链接,人与人的链接,人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这几次体验,我更信任数字游民的概念和方式,对特殊人群而言,国际村可以成为进入社会前的缓冲场域。” 王文目前正在建立罕见病患者个人IP,打造个人患者数字品牌。他希望以自己为代表,借助数字游民的力量与优势,持续为少数人群发声,帮助更多少数人群建立自信,也鼓励他们走出来,科普疾病,消除大众对特殊人群的误解。 95后子轩有段时间也一直产生自我怀疑,总是在换城市工作、生活,这样正常吗?直到他在国际村遇到了相似经历的数字游民,他们都是一群好奇多样生活方式、喜欢自我探索的人,通过不断交流、分享,子轩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问题。
未来 可设青年夜校,可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游民这一新力量、新群体的到来,不仅可以解决美丽乡村‘人从哪里来’的痛点问题,盘活闲置农宅、带动乡村就业,还可以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乡村落地发展,以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漕泾镇党委书记王咏梅表示,漕泾也想以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为契机,以青年友好型国际社区为目标,打造具有“乡村形、都市芯、文化魂、国际范”的中国首个全域全场景数字游民生活示范区,欢迎全球的数字游民前来。 
团金山区委也关注到这一青年群体。金山区正在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也需要服务好青年数字游民。团区委书记王民民说了三个关键词——有温度、有意思、有价值。王民民表示,可以通过青年视角的讲述、“青年一本通”金山指南等让数字游民了解金山的历史人文风情,也将用好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倾听数字游民们的需求,提升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随着国际村开村,需要有意思的活动激发活力。王民民说,团区委可以链接最前沿、最潮玩、最有趣的体验和活动。 “比如把草地露营、围炉烤火、集体踏青、骑行跑步等青年活动送进数字游民国际村,也可以开设中医养身、非遗体验、民乐演奏、西点烘焙等青年夜校课程,促进数字游民间的互相交流。” 数字游民村是链接青年与乡村的桥梁和窗口,他们的到来可为乡村带来更大价值。王民民说,数字游民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团区委可帮忙对接高校、科研院所、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开展产业合作,孵化扶持一批“小而精”的数字游民产业项目。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参与解决乡村规划、综合为老、童心陪伴等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让他们各展其才,推动数字游民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彼此成就。 
解读 数字游民可以“游”也可以“留” 看到这里 屏幕前的你是否好奇 是什么催生了数字游民新群体? 
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会轮值会长 郑长忠 从生产力和组织方式的角度来说,随着数字技术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工作方式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由原来高度组织化、聚集性转向了网络的组织化、聚集性。 从职业特点来说,很多职业可以通过网络空间聚集,在线开展工作,对物理空间的刚性需求降低。 从个人诉求来说,有人不喜欢在大城市生活,不喜欢在高密集、组织化的空间里生活。 三个前提下,加上不少人羡慕“诗和远方”,追求自由,催生了数字游民这一群体。这也表明,在数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工作业态和新的生活形态相结合的趋势正在不断发展。 但长期游居的状态并不适合所有的数字游民。郑长忠建议,想要尝试的青年可以根据自身职业特点和技术所长,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加入,让数字游民成为阶段性的生活,但谨慎选择长期“游”。“人还是需要相对稳定性的一面,不断游历改变的不过是生活环境,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路径。”
那么对区域发展来说 如何避免数字游民村 变为另一种形式的青年旅社? 郑长忠表示,对个体而言,数字游民是“游动”的,但他们的更迭会不断带来新血液、新观念、新想法,区域要善于从中看到趋势和创新点。对金山漕泾而言,数字游民的到来可以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力量。“如果发现数字游民带来可孵化的项目,个人对金山乡村充满感情,就要引领他们参与乡村治理和地方发展,数字游民可以‘游’也可以‘留’,关键要对数字游民的特点和机理做多维度深入分析。” 
如果你也想追求“诗和远方” 不妨来上海漕泾数字游民国际村 体验数字游民的有趣日常 结实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一同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 郭容/图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