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省路程 他们竟挖断三十二长城? 目前 两名犯罪嫌疑人 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山西省右玉县境内的三十二长城是明长城的一段,得名于明长城进入右玉境内的第三十二个烽火台,是现存较完整的边墙和烽火台,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雄浑辽阔的古代边塞风情闻名遐迩,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然而,该长城部分墙体近日却遭到严重破坏。 8月24日下午4时20分许,右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杨千河乡境内的三十二长城被人挖开一个缺口。 
接警后,刑侦大队迅速赶赴现场,经现场痕迹勘验,民警初步判定古长城系被大型机械开挖而损毁。随后,民警循线追踪,在邻县和林格尔县境内发现一台挖掘机和一男一女,经现场询问,古长城正是被二人破坏,民警将二人传唤回县公安局作进一步调查。 经查,犯罪嫌疑人郑某(男,38岁,内蒙古和林格尔人)和王某(女,55岁,内蒙古和林格尔人)在三十二长城附近施工时,为了节省路程,用挖掘机将古长城原有豁口开挖成一个大缺口,以便于挖掘机从该缺口处通行,对明长城的完整性和文物安全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资料显示,明三十二长城墙体均为夯土建筑,部分敌楼为砖石混砌。这样严重的损坏是否能修复,相关部门目前还没有给出答案。 山西是中国长城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是国家“万里长城”核心形象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遗存有包括战国、东汉、北魏、东魏、北齐、隋、五代、明等8个历史时期修筑或使用的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长城点段数量位列全国第三,墙体长度位列全国第五。由于修筑年代不同,山西境内有内、外长城,其中外长城的修筑时间要比内长城更久远。 近年来像明三十二长城这样地处偏远的长城,除了自然风化外,人为破坏的情况不容忽视。譬如放牧时羊群的踩踏,游人与机动车的踩踏、碾压,都对长城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我国历来重视对长城的保护,2006年实施的《长城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此外,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也都分别出台过长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此次事件,再次为长城保护敲响了警钟。
网友得知后纷纷表示愤怒: “把文物当儿戏呢?” 
两人挖断三十二长城 无非是图一己之便 体现了文物保护意识的缺失 与法律观念的淡薄 文物和文化遗产 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 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每个人都需要切实增强 尊崇心与责任心 让文物和文化遗产 焕发光彩、永续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右玉县公安局、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文物局、青春浙江、网友评论等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神小丢 终审:文心一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