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26岁女博士获聘副教授!赞誉和质疑都来了…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0-08-09 点击量:

 

今天
这样一则新闻引发关注



近日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更新了教师信息名录
其中,出生于1994年的
工学博士李晟曼
已经出任湖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李晟曼的官方简历显示,她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师从吴燕庆教授,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湖南大学官网 图


2020年7月,李晟曼入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方面介绍:李晟曼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


博士三年,日复一日实验

据悉,李晟曼曾获国家奖学金、知行奖学金等荣誉。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网站去年10月曾刊文《“不忘初心,诚信前行”国奖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其中李晟曼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


图片来源:华中大光电研究生


李晟曼讲述她整个博士生涯的科研经历:持续三年日复一日实验,每天两个实验室的来回奔波,积淀了今天的成就,论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

李晟曼还展示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从一开始的研究测试,到后来写文稿、画图,再到后来的投稿被拒,最后被成功接收和出刊,过程跌宕起伏。她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当科研遇到坎坷时,要勇于直视困难从而克服它们,而不是通过小套路来欺骗自己。


科研之余喜爱运动

据华中大光电研究生公号介绍,李晟曼在科研之余,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活动,是一名运动健将。

她一直坚信:唯有强健的体魄能让自己在工作和学习当中游刃有余。曾经获得包括2015-2016年马鞍山冬季5km长跑的冠军,凯默杯羽毛球团体赛冠军,光电学院党支部羽毛球赛亚军等荣誉。


热搜之后,赞誉和质疑都来了

不少网友称赞李晟曼:
有颜又有才,后生可畏


不过,在知乎“如何看待湖南大学(985)李晟曼只有26岁且没有海外经历直接拿副教授职称?”的问题下,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有网友也表达了对李晟曼学术能力的认可。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教师招聘公告就提到,学院计划未来三年引进50名海内外优秀青年教师,包括有正式编制的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等岗位。

招聘的要求是,具有较大学术发展潜力以及较强创新能力。记者注意到,在招聘岗位与需求一栏规定,具有3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者优先,而非必须。


90后学者走上了学术舞台不奇怪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学者走上了学术舞台。

比如,1991年10月出生的女学者刘惠颖在2019年8月底已经担任了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特聘教授。


李晟曼所在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也有一名“90”后教授李东。出生于1990年的李东于2018年担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还有出生于1991年的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少威,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2011年获得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资格。

更早以前,还有被媒体多次关注的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刘路。2012年,当时只有22岁的中南大学学生刘路被破格聘用为母校的教授级研究员,一时万众瞩目。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中国青年报、上观新闻、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湖南大学网站、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长沙晚报、华中大光电研究生、知乎、网友评论等
责任编辑:唐昱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