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170场)在线上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范宏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蔡敬艳介绍了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6个区符合社会面基本清零标准 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介绍,近一个月以来,在全国各地的齐心援助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本轮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当前,全市疫情形势稳中向好,清零攻坚效果日益显现。本土阳性感染者自4月13日达到单日峰值27605例后,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4月27日起,单日新增感染者数量已连续4天在1万例以下;本轮疫情的有效传播指数(实时再生数)Rt值,由此前的2.27下降到现在的0.67,已连续15天维持在1以下;核酸筛查和抗原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逐步下降。 经专家综合研判,我市疫情社区传播风险已得到有效遏制。 但当前每天新增感染者的绝对数仍处于高位,部分老旧小区、大型企业和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仍有疫情,全市隔离房源仍比较紧张,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仍比较重,全市疫情防控成果还不稳固,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甚至前功尽弃。 为进一步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尽快恢复常态化防控,市防控办已制定了近期实施方案,继续从严从紧抓好应急性处置,分区分级实施差异化防控,重点开展 “拔点清面”、社区管控、检测筛查、流调排查、转运隔离、腾换扩容、中医药干预、清洁消毒、严防外溢、责任压实等十大攻坚行动,力争尽快实现全市社会面动态清零。 结合上海超大城市实际,明确了社会面清零和基本清零的评价标准。 即以行政区为单位,区内社会面(含管控区、防范区,以及非闭环管理的社会流动人员等)阳性感染者数量日趋减少、风险可控;如果连续三天单日新增数占区内总人口数比例小于十万分之一,就可以认为社会面基本清零;如果连续三天单日新增数为零,就实现了社会面清零。本轮疫情社会面清零之后,全市将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 对照上述标准,目前全市符合社会面基本清零标准的有6个区,即奉贤、金山、崇明、青浦、松江和普陀。这6个区在做好“三区”管控的同时,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通过全面推进十大攻坚行动,力争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 对尚未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标准的其他区域,主要是黄浦、静安、徐汇、长宁、虹口、杨浦、宝山、闵行和嘉定等9个区,继续从严从紧,实施“全域严格管理、全员检测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全程查漏补缺”等综合防控措施,力争尽早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 因为区域面积较大等原因,浦东新区将按照街镇划分,并实施相应的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措施。目前,浦东新区宣桥、泥城、大团、万祥、老港等5个镇,已符合社会面基本清零的标准。 各区可以根据疫情发展和防控要求,动态调整相关措施;对与封控区、管控区毗邻并经研判具有风险的防范区,可以实施提级管控。 在坚持疫情防控的同时,为了尽可能减少对市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正持续动态梯次调整“三区”管控范围,全市封控区人口数下降至300多万,管控区人口约600万,防范区人口数上升至1500多万。 顾洪辉表示,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小区可以成为“无疫小区”,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跨出家门、走出小区,早日恢复如常的生活。
5月1日至7日继续核酸筛查 分区分级“核酸+抗原”组合检测 据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介绍,4月30日,我市新增788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708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截至5月1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653543人,均已落实管控。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3055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6021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近期,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了“核酸+抗原”的组合筛查。依据阶段性筛查结果,4月30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15371个,涉及人口数300多万人;管控区22510个,涉及人口数约600万人;防范区53940个,涉及人口数1500多万人。 当前我市疫情稳中向好,清零攻坚效果日益显现,但新增感染者仍处高位,疫情防控还不稳固,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 因此,还将在5月1日至7日继续开展核酸筛查工作,采取分区分级的“核酸+抗原”组合检测模式。 封控区每天进行一次核酸采样;管控区采用“3次核酸+4次抗原”组合筛查方式;防范区采用“1次核酸+6次抗原”组合筛查方式。 此外,对前期没有按照要求参加核酸筛查的人员“随申码”赋黄码。请广大市民在本轮筛查中,抓紧补测核酸。 “五一”期间,本市将开展互联网医院义诊活动,为市民看病就医提供服务。此次义诊汇集了34家市级医院2000余位高级专家,涵盖各医院临床特色专科,为患者提供疾病问诊、健康咨询、复诊配药等服务。所有参加义诊的专家均免收挂号费。 广大市民朋友可通过各市级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公众号,查询各医院线上义诊开放时间、出诊专家、服务项目等详细信息。 
“三区”居民可活动范围解读 能否介绍一下不同区域的活动范围?市民可以出门吗?能去哪些地方? 顾洪辉回应道,按照“三区”划分要求,实施从严管控,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聚集。 封控区严格实施“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管控要求,防止人员外出流动。 管控区严格实施“人不出小区(单位),错峰取物”的管控要求,原则上居家,每户每天可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分时有序、分区限流至小区指定区域活动,无接触式收取快递物资。 防范区严格实施“个人防护,严禁聚集”的防控要求,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的原则,实行分区分级差异化管控。 一是已经社会面基本清零的非中心城区(目前有金山、奉贤、崇明、青浦、松江等5个区),市民可以在区内活动,前往开放的超市、药店和医院,区内可以逐步恢复公共交通,私家车可以在区内有限通行。 二是已经社会面基本清零的中心城区(目前就是普陀区),市民可以在所在街镇内活动,前往指定的超市、药店。 三是还没有社会面基本清零的非中心城区(目前就是嘉定区),市民可以限时限户在所在街镇内活动,限时前往指定的超市、药店。 四是还没有社会面基本清零的中心城区(主要是黄浦、静安、徐汇、长宁、虹口、杨浦等6个中心城区,以及中心城区拓展区的宝山、闵行),居民可以在小区内活动,每户指定1人,7天2次限时、分批前往超市购物、药店配药等。 浦东新区根据辖区实际,也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其中,宣桥镇、泥城镇、大团镇、万祥镇、老港镇等5个镇,已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防范区居民可以在所在镇内活动,前往开放的超市、药店和医院,私家车可在镇域范围内有限通行。 顾洪辉提醒道,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配合核酸筛查和抗原检测。在防范区的市民朋友,可凭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或者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示健康码绿码进入相关场所。 解封不解防,防疫不放松,请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务必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测温、验码、扫码等防疫要求。共同努力,合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闭环管控发现阳性感染者和 相关风险人群筛查发现阳性感染者界定 具体哪些人群是在“隔离管控中”,哪些是“相关风险人群排查”? 邬惊雷表示,闭环管控发现的阳性感染者包括:集中隔离筛查、居家隔离筛查、封控区筛查、确认可以做到封闭管理的重点场所筛查、密接筛查等方式发现的阳性感染者。 相关风险人群筛查发现的阳性感染者包括:管控区筛查、社区(防范区)筛查、主动就诊/因症就诊、主动核酸检测、重点人群筛查、外省协查等方式发现的阳性感染者。 5月1日起,将按照上述规则对每日疫情发布阳性感染者发现方式进行分类。 后续根据本市疫情发展和防控策略要求,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的发现方式将视情动态调整。
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全市医疗机构 从三方面做好门诊、急诊诊疗服务 随着分类管控措施的调整,外出就医的市民会增多,市区两级医院如何进一步畅通就医渠道,做好门急诊的诊疗服务?红、黄码的透析、放化疗患者,他们的就医如何保障? 邬惊雷回应道,看病就医是最大的民生需求之一。随着本市疫情形势稳中向好,市民外出就医会相应增多。 为此,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全市医疗机构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门诊、急诊诊疗服务。 一是做到“应开尽开”。要求全市医疗机构的门诊、急诊以及互联网医院做到“应开尽开”,全面恢复门诊、急诊以及住院服务。危急重症患者在核酸检测结果不明的情况下,应立即启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等缓冲区域,及时开展救治,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患者。 二是做好应急预案。要求全市医疗机构科学研判每日医疗诊疗数据,做好患者集中就医应急处置预案,统筹调配医护资源,增加接诊诊室数量,优化服务流程,增派志愿者引导就医秩序,确保患者及时分流,缩短候诊时间,减少人群聚集。 三是保障特殊患者医疗。各医疗机构要做好孕产妇、儿童患者以及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患者就医保障。 开展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要与建档孕产妇保持紧密联系,持续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和医疗救治工作。 开设儿科的医疗机构要重点保障儿童急诊、儿童发热门诊、新生儿等就诊需求。 血液透析、肿瘤放疗化疗患者按照“原就诊医院优先救治”原则进行就诊,原就诊医院被确定为新冠定点医院或涉疫封管控的,由原就诊医院负责协调安排后续治疗,不得以封控管控、核酸检测、红黄码为由限制就诊。 此外,通过“上海发布”“健康上海12320”以及医疗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公布开诊时间和咨询电话,确保咨询电话通畅。 邬惊雷提醒市民,提前做好预约,选择就近就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为减少人员聚集,希望市民尽可能选择互联网医院就医配药。
公安机关共查处没有“电子通行证”、 违规从事配送寄递业务案件310起 昨晚市公安局发布了查处多名“黑快递”的警情通报,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举措? 据市公安局法制总队总队长范宏飞介绍,疫情期间,配送寄递人员是保供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和市民群众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他们走街串巷,流动性强,如果“带疫”上岗,将直接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一旦造成疫情传播,防范区、管控区就有可能重回封控区,影响社会面动态清零大局。 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电商平台、快递企业等经营主体和配送寄递人员的“白名单”制度,截至昨天,全市配送寄递“人员白名单”人数达8.7万余人。 对于这些人员,在整合“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以及“健康码”绿码等信息后,由商务部门和邮政部门发放“电子通行证”,作为本市配送寄递人员上岗的必要条件和通行凭证,有了这样的保障措施,市民群众购物就能更安心、更放心。 为确保这个防疫措施落实落地,公安机关加大了对没有“电子通行证”从事配送寄递业务人员的查处力度,目前,已经实现重要道路、卖场、商超、药店、居民小区门前等区域的巡查全覆盖,确保“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对相关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从巡查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配送寄递人员都符合防疫管理规定,但也有少数人员存在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本市公安机关共查处没有“电子通行证”、违规从事配送寄递业务的案件310起,查获318人、查扣车辆318辆,对其中103人作出了行政拘留等处罚,其他案件待进一步查明后,将依法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 范宏飞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重拳打击这些违法犯罪行为。 对没有“电子通行证”从事配送寄递业务的,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的规定,作出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等处罚。 对明知自己是“密接”人员,仍然逃避隔离观察,从事配送寄递业务的,将依据《刑法》第330条的规定,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明知自己已经确诊或者疑似感染,仍然逃避隔离治疗,从事配送寄递业务的,将依据《刑法》第114条等规定,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理,都将依法纳入个人的违法犯罪记录,影响到以后的求职就业。 范宏飞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关注快递、外卖安全,发现相关违法犯罪线索,请向公安机关举报。 同时,也告诫所有配送寄递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本市各项防疫规定,依法规范从事配送寄递业务,切勿心存侥幸、以身试法。
全市已开保供药店2419家 零售药店整体开业率达55% 超市、药店也将按照新的管控措施逐步开放,不同区域的超市、药店有哪些具体安排?如何落实防疫要求,有序开放?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回应道,目前,超市卖场、药店等线下门店正在逐步恢复经营。市商务委正会同各区按照新的管控措施合理布局线下网点,加快释放人力运力,全力以赴做好不同管控区域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 一是加快推动基本生活业态“应开尽开”。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进防范区内超市卖场、便利店、生鲜蔬果、餐饮、日用商品、药店等满足市民基本生活的必备业态“应开尽开”。 指导超市卖场等门店加强蔬菜、肉、蛋、奶等重点品类商品货源的组织,加大备货力度,增加鲜活水产、时令蔬果、奶制品等品类供应,建立应急补货机制。支持门店推行“线上集订集送”和“线下到店消费”服务模式。 同时,鼓励门店店长兼任“团长”,为封控区、管控区提供集采集配服务,并持续增加骑手人数。 二是着力保障市民购药需求。持续推动药品零售保供网点“应开尽开”,稳步增加保供药店和从业人员返岗。 截至4月30日,全市已开保供药店2419家,零售药店整体开业率达55%,基本实现街镇全覆盖,5660余名药店工作人员驻店值守。指导保供药店店长做好与社区居委会的对接工作,保障市民购药需求。 三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各类基本生活业态门店制定疫情防控和闭环管理方案,坚持人、物、车、环境同防。在门店恢复经营前,对场所环境开展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组织员工做好“2+2”抗原和核酸检测工作,即两日内第一日开展2次抗原检测,第二日开展1次抗原检测和1次核酸检测,如此循环。 各门店严格把好进门入场关、清洁消毒关、人员管理关、场所限流关、证照查验关等“五关”,使用“场所码”或健康核验一体机“数字哨兵”。针对顾客到店购物,采取错峰限流、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确保安全有序。
中心城区各医院出院(新冠肺炎患者除外) 返家市民需提前24小时 拨打62580000预约专门巡游出租汽车 前段时间市交通委协调了部分出租车企业下沉到中心城区,为市民就医提供便利,目前运行情况如何?市民如果有就医需要,如何预订? 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蔡敬艳表示,为缓解市民就医出行需求,前一阶段各区已经采取了由区里组织“专用保障用车、自驾车辆和志愿者保障用车”等一系列举措。 在此基础上,市交通委为了支持各区做好市民就医工作,又组织各相关巡游出租汽车企业,主动对接各区的用车需求,并按照各区提出的需求为各区增加了相应运力。 措施实施以来,巡游出租汽车发挥了补充保障作用,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根据各中心城区提交的需求量,我们共投入市域巡游出租汽车139辆。各远郊区在其他保障车以外,采取由区域巡游出租汽车为主保障的方式,共投入773辆。 截至4月30日,全市巡游出租汽车共完成就医保障13720车次、25198人次。其中,中心城区完成5587车次、8247人次,平均完成3.83车次/每车;每日浦东完成3040车次、4756人次;其他远郊区完成5093车次、12195人次。 二是考虑到出院人员的需求,市交通委这次专门安排了强生出租提供50辆巡游出租汽车运力,专项提供出院人员的保障服务。截至4月30日,共收到预约订单2006单,已完成1947单,日均完成117单。 三是关于有就医需求如何预约。根据市卫健委发布的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就医流程,目前各区市民就医出行保障车辆是由各区或者街镇“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专项使用”,有就医需求的市民,可按照就医流程,向所在居委会提出就医出行需求,经居委会确认后,再由街道统一调派车辆接送就医人员。 另外,对中心城区各医院出院(新冠肺炎患者除外)返家的市民,需提前24小时拨打专门的巡游出租汽车预约电话62580000进行预约。 下一步,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局将继续配合市卫健委进一步细化市民就医出行流程指引,提高市民对就医出行保障方案的知晓度。如果各区对巡游出租汽车还有增量需求的,市交通委也将第一时间帮助各区协调解决巡游出租的运力问题,全力配合市卫健委和各区解决好市民就医的出行问题。


第十四期
“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帮助和支持广大青年在时代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发光发热,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的激情和力量。” ——2015年7月24日 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青年群众组织由于突然失去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目标,陷入了沉闷涣散的状态。这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1946年8月、9月间,分管青年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主持召开了两次中央会议,讨论重新建团问题。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颁布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章(草案)》,明确规定了团的性质、任务、建团方针与步骤。 
新华社发表《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章(草案)》 编写:团市委学校工作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部分来源:上海发布、东方网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责任编辑:陈思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