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又添一区!上海8个区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本轮疫情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公布→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2-05-11 点击量:


511日上午10:00,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0场新闻发布会在线上举行。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陈跃斌、普陀区副区长徐树杰、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出席并介绍了相关情况。


微信图片_20220511174432.jpg


全市已有8个区和浦东部分街镇社会面基本清零

据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510日,我市新增228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25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8例本土确诊病例中,30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9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125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

截至510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379例、危重型71例。

510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7例,平均年龄87.3岁。7位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急慢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重度高血压、脑梗死及后遗症、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7例死亡病例中有1例曾接种过1剂次新冠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截至511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832144人,均已落实管控。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607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8094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目前又有一个区徐汇区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标准,全市已有8个区和浦东部分街镇社会面基本清零,这8个区分别是奉贤、金山、崇明、青浦、松江、普陀、嘉定和徐汇。

近阶段,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510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6303个,涉及人口数208万;管控区17990个,涉及人口数324万;防范区50056个,涉及人口数1797万。

明天上午8:30-11:30,在“健康云”平台举办有300名护理专家参加的在线咨询活动,内容包括:疾病预防、解除病痛、促进健康、居家照护以及新冠患者康复等方面,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肿瘤科、中医科、老年医学等专科护理内容。欢迎广大市民预约咨询。

赵丹丹表示,当前本市疫情防控进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全市聚焦“降新增、防反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成绩并不稳固,反弹风险依然存在。

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落实“四应四尽”要求,围绕“降新增、防反弹”,细化措施,找准盲点漏点,全力实现社会面清零,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社会面基本清零的标准是什么?

浦东哪些街镇社会面基本清零?

上海发布回复

微信图片_20220511174435.jpg

以行政区为单位,区内社会面(含管控区、防范区,以及非闭环管理的社会流动人员等)阳性感染者数量日趋减少、风险可控;如果连续三天单日新增数占区内总人口数比例小于十万分之一,就可以认为社会面基本清零。

微信图片_20220511174438.jpg

目前,浦东新区宣桥、泥城、大团、万祥、老港等5个镇,已符合社会面基本清零的标准。


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

仍是奥密克戎变异株

没有发现新变异株

上海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人数近日持续下降,能否分析一下目前的疫情趋势?这轮疫情的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如何?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介绍道,近期,随着我市持续稳步推进新冠疫情攻坚十大行动以来,重点针对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重点风险区域继续推进拔点攻坚工作,严格落实“四应四尽”。

同时进一步加大现场调查、疫情分析和风险研判力度,结合封控区筛查的“敲门行动”“扫楼行动”,深入剖析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科学判断,开出疫情防控个案“处方”,做到“一小区/点位一分析”“一小区/点位一处方”,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个性化管控措施。

通过各方努力,日新增感染者人数明显下降,在隔离管控外发现的新增阳性感染者越来越少,社会面疫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目前疫情走势趋稳向好,感染传播风险已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现在也是我市实现动态清零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刻,一旦放松警惕,疫情就有可能出现反弹,还需持之以恒地落实防控工作不放松。

吴寰宇指出,202231日以来,我市本轮本土疫情阳性感染者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仍是奥密克戎BA.2BA.2.2变异株,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株。


医疗机构尚未完全恢复所有服务

手术还需按照疾病本身性质分类安排

一些患者之前预约的手术因为疫情延后了,现在的医院手术都恢复了吗?

赵丹丹回应道,51日以来,全市医疗机构逐步恢复了日常医疗服务,但尚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手术问题还需要按照疾病本身的性质来分类安排:对于急诊手术,医疗机构需在最短时间内完善必要的准备,争分夺秒地进行紧急手术,以挽救病人生命。

对于这类手术,医疗机构是一直开放的,前期要求医疗机构在急诊室、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立缓冲区域,就是为了让患者在出现突发状况、尚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在医学上,除了急诊手术外,还有不需要紧急实施的限期手术和择期手术,这两类手术医疗服务正在逐步恢复中,目前手术量已恢复到3月初的近两成。为此,将加快推动医疗机构的复工复医。

同时,也将指导医疗机构在对限期手术或择期手术上,从有利于病人疾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角度,把握好治疗效果和治疗时机开展手术,特别对已经预约好、短期内必须要开展手术的患者,在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下,尽快做好患者的治疗安排。


全市共有市、区两级48家定点医疗机构

床位共约2.5万张

上海目前现在有多少收治新冠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主要收治哪些人群?配备的救治力量够吗?

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道,目前,全市共有市、区两级48家定点医疗机构,床位共约2.5万张,其中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新华医院长兴分院等4家医院设置为专收儿童的定点医院,共有床位500多张,并设置了亲子病房。

定点医院主要收治新冠肺炎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以及伴有心、肝、肺、肾、脑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血透患者等慢性功能器官障碍患者,急性心血管、消化道、呼吸道病症等急性病患者,还有失智失能人员、重症孕产妇、无人照护的7岁以下儿童等患者。

为提升定点医院的救治能力,我们持续加大医疗力量配置。除定点医院本院医务人员外,向市、区两级定点医院补充了国家援沪医疗队和市级医院支援队1万余人,其中包括来自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福建以及本市各大医院重症医疗队1000余人。

根据市、区两级方舱调整计划,又将6000余名国家援沪医疗队和市级医院支援队医护人员再次充实到7家市级定点医院和21家区级定点医院,努力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

当前,定点医疗机构还存在重症患者多、高龄患者多等挑战。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定点医院医疗力量的配备,畅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社区的双向转诊通道,为患者增加更多的收治空间,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


各区养老服务热线共接到来电5500余个

其中近5000件已得到初步解决

大家都非常关心封控期间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此前民政部门也开通了热线求助电话,运行情况如何?集中反映的问题有哪些?

据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陈跃斌介绍,一方面依托原有的各项工作机制,尽可能全面地排摸了解需求,另一方面在427日公布了各区养老服务热线电话,通过24小时值守接听,及时掌握困难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并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尽力给予帮助。

截至昨(510日)晚10时,各区养老服务热线共接到反映诉求的来电5500余个,其中近5000件经协调努力已得到初步解决,其余还在办理中。

经梳理,老年人反映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要求帮助解决物资缺少的困难,主要诉求包括不会网购大米、蔬菜等生活必需品,难以买到成人尿片、尿垫等护理类产品等;

◆二是请求帮助解决求医问药的不便,反映的焦点是配药时间过长、部分专科类药难配,以及去医院看病难等;

◆三是希望帮助解决日常生活类问题,比如修理物品、联系出租车等等。

对于这些诉求,各区养老服务热线均及时作出响应,并依托各区、各街镇的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对接资源予以解决。

例如,通过纳入社区团购渠道、“老伙伴”关爱帮扶等多种方式,尽力帮助困难老人领到、买到生活物资、护理产品;又如,为缓解求医问药难,各区养老服务热线收到老人诉求后,都会尽快与相关街镇对接,通过志愿者线下线上服务,帮助代配代送。

本月初,崇明区一位老人急需治疗肺纤维化的特定药,接到紧急求助后,区里想方设法多方协调,终于帮助他从中心城区的市级医院配到了药。

帮助老人们解决困难的同时,各区养老服务热线也在主动关心关爱老年人。例如,静安区的养老服务热线在主动联系老人未果后,立即呼叫街镇、居村,工作人员上门后发现老人身体不适,立刻送医。

此外,近期有些老人反映因疫情封控在家,心情受到了影响。对此,热线工作人员不仅尽力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还给予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导和抚慰。


普陀在防范区全面推进疫苗接种

特别聚焦“一老一小”群体

普陀区是市中心第一个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接下来如何在逐步恢复日常生产生活的同时做到防疫不放松、疫情不反弹?

普陀区副区长徐树杰表示,目前,普陀区已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这有赖于全体普陀居民的支持配合,也有赖于广大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城市保供人员的辛勤付出。我们普陀老旧小区较多,老年人口比例高,“降新增、防反弹”任务重。

现在,随着疫情好转,区域内人员流动会增加,为保障居民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又做到防疫不松懈,普陀区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快制快”处置新增疫情。严格落实“四应四尽”,对新增的每一例阳性感染者,迅速找到传染源,切断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

二是齐心协力服务居民小区。目前,全区有封控区183个,管控区400个,防范区383个。管控区和封控区精确到楼栋,防范区是整个小区,防范区的居民已经可以在适当范围内进行活动,一些居民生活场所也在慢慢恢复。

随着疫情继续好转,会进一步缩小封控区、管控区,扩大防范区,让更多的居民走出家门、走出小区。

此外,普陀区向居民发放了“居民小贴士”,提示居民在恢复外出生活的同时,仍然需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同时,继续指导重点行业和单位,落实好学校、工地、楼宇等重点场所的防控措施,巩固现有来之不易的成果。

三是全力以赴抓好能力建设。为了方便居民可以就近进行核酸检测,已在全区规划安排了432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还配备了12部流动核酸检测车,全力构建“15分钟采样圈”,让日常检测更加便民高效。

与此同时,普陀在防范区全面推开疫苗接种,特别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做到应接尽接、能接快接,呵护好最脆弱群体。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进行“一企一方案”,把“场所码”“数字哨兵”作为复工复产前置条件,增加其覆盖面和使用率。

四是全力地用心用情做好民生保障。将在兜住防疫底线的同时,全力服务保障居民生活,满足日常就医需求,解决大家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积极创建“无疫小区”,清零一块、守住一块、恢复一块,上周已经在区里尝试了有序有限开放,让防范区的居民陆续走出小区,分时段到周边超市、卖场、药店购置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第一批市级“白名单”企业,已经在普陀区实现了复工复产。


普陀全区已布设

“场所码”“数字哨兵”近8万处

普陀是最早推广“场所码”和“数字哨兵”的区,为了下一步常态化防控,这方面工作进展如何?

徐树杰介绍道,“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可以看作是场所的一个“身份证”。市民每到一处场所,通过扫码、亮码,完成健康核验和场所准入,这是今后有序开放、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基础性的保障。

近期,按照“全覆盖、无遗漏”的原则,在25类重点场所覆盖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布设“场所码”“数字哨兵”,聚焦商场内店铺、园区内楼宇等内部场所,聚焦沿街商铺、快递网点等零星分布的点位,进行集中补点布设。目前,全区已布设“场所码”“数字哨兵”近8万处。

下一步,将把“场所码”“数字哨兵”部署应用作为复工复产、“无疫小区”创建的前置条件,除了要布好,还要用好、管好,做到“应扫尽扫、应验尽验”,为严格防范流动中的风险、开展精准流调提供保障。

徐树杰表示,也请市民朋友们,不光是普陀的市民,在进入各类场所时,主动扫码、主动亮码,一起努力共同构筑城市免疫屏障。


1652262565736.gif

微信图片_20220511174444.jpg

第二十三期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2018925日至28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



1652262625070.jpg

雷锋是在学习毛泽东著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雷锋是个孤儿,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在农村是劳动模范,在工厂是生产标兵,在部队多次立功受奖。19628月因公殉职后,他所在的部队举办了“雷锋烈士事迹展览室”。当时,团辽宁抚顺市委号召全市青少年参观展览、学习雷锋,团中央也及时作出决定,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511174449.jpg

图为在1963年3月至6月间,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学习雷锋展览展出时的场景


19632月,团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32日,《中国青年》出版“学习雷锋专辑”,并刊出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青年中引起极大反响。35日,按中央统一安排,首都各大报纸同时刊出毛泽东的题词,这一天就作为历史见证而载入史册。

微信图片_20220511174452.jpg

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此后,学习雷锋的热潮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一群群年轻人走上街头,走进社区,维护公共秩序、打扫街头卫生、慰老扶幼、帮助特殊人群等,向外界展示了崭新的青年形象。虽然当时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广大青年抱着对新社会美好前景的憧憬投身到各项事业中,喊出了“哪里需要困难,青年就奔向哪里”的响亮口号。经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支持和鼓励,这项活动也逐渐发展成为全民性的历久不衰的经常性活动。


编写:团市委学校工作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部分来源:上海发布、东方网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刘秦春

责任编辑:陈思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