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高考生注意!滞留在外省(区、市)的考生须于6月4日前返回上海备考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2-05-21 点击量: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及上海市2022年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及高考组考防疫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保障广大考生的健康安全,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实施,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郑重提醒目前仍滞留在外省(区、市)的考生须于64日前(等级考正式开考前14天)返回上海备考,以免因疫情变化而影响参加考试。


1.尽快返回上海。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复杂、风险持续存在,考生应尽早了解交通状况,合理安排返程,于523日至63日期间,主动进行返沪信息登记。其中,本市在籍在读考生通过本人学籍所在学校完成登记、其他考生通过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完成登记。返回本市后主动如实将行程向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考前14天在沪居住地社区(村)居委会报备。尤其是身处目前仍有疫情的省份的考生须尽早返回,为配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和备考预留出充足的时间。

2.加强个人防护。考生返程前须提前了解上海市最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出行前健康管理,选择合适交通工具,全方位做好个人防护。考生返回本市后至等级考、高考结束前,无特殊原因应避免再次离沪,如有离沪务必主动报告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

3.做好健康监测。滞留考生须分别于抵沪前2日,以及抵沪后第1日、第3日、第7日、及考前2日,共进行5次核酸检测,同时须将抵沪前和抵沪后共5次核酸检测结果截图及时上报本人学籍所在学校或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以备核验。

在沪备考期间应减少外出,考生及共同居住人应注意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避免因考试人员流动、聚集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等级考和高考考前14天,考生及共同居住人还要做好健康状况监测。若身体出现异常,须第一时间就医,并及时向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考前14天在沪居住地社区(村)居委会报告。

4.加强联络。各区招生考试机构将“一对一”、“点对点”与滞留外省(区、市)考生联系,确认返回安排等有关事宜。考生及家长应保持手机联络通畅,主动与报名所属区招生考试机构联系,如实报告情况,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了解并提前做好考前疫情防控相关准备。

由于考生个人原因,未主动报告滞留状态、滞留信息造假、拒绝配合信息摸排的,拒绝按规定要求按时返回报考所在地,导致不能参加等级考、高考的,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故意谎报瞒报涉疫信息,造成疫情传播或扩散,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5.其他未尽事宜,均须参照本市最新防疫防控要求执行。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官网和“上海国子监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以及各区招考机构发布的提醒,及时了解并遵守相关要求。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22521


各区招生考试机构咨询电话表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00)

微信图片_20220523152743.jpg


1653291369108.gif1653291369108.gif1653291369108.gif

微信图片_20220523152749.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师赵祯

为了保护患病学生

42日起

当起了学生药品“闪送员”

人出不去

药又不能停

于是就需要志愿者代劳

她一个人搬进松江校区的隔离区

过着与医院间两点一线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20523152752.jpg


微信图片_20220523152755.jpg

还未“挂牌”的社区民警

先找居民“报到”

虹口北外滩派出所的90后青年民警苏隽成是位还没来得及挂上公示牌的社区民警,却已经在春阳住宅活脱脱忙成了“小巷总理”。

1992年出生的苏隽成虽然是土生土长的虹口小伙,但也从未在石库门居住过。两个月来,经过一次次送菜、送药上门,苏隽成摸熟了这个石库门老里弄的内部结构。

石库门的内部环境复杂,很多楼里共用一个灶间和卫生间,这恰恰成了疫情迅速传播的隐患。苏隽成便和居委干部们一起分发可压缩处理的便携式生态马桶,让居民们错时使用厨房,有电磁炉的住户尽量在家里做菜。

“我们一直拿喇叭喊让大家不要出来聚集。说实话,有效果但是不大。”苏隽成发现石库门里大多是老年居民,很多习惯一时很难改变,便决定在楼里适当增加一些物理隔断的前提下,耐心劝说解释,让居民们意识到疫情传播的严重性。看到这位比所有居委干部年纪都小的民警每天这么卖力,居民们在一周不到的时间,不戴口罩的少了,出门聊天的少了,核酸队伍秩序变好了,就连垃圾也包严实了。

微信图片_20220523153328.jpg


240个社区注册使用!

这支青年队伍研发“电子社区出入证”新功能

数智社区小程序“井井有序”1.5版本经过测试已正式上线,涵盖社区出入证、核酸检测叫号及统计、自定义居民通知、抗原结果AI识别上传及统计等功能、“电子社区出入证”等功能,以数字化提升基层社区管理效率。在疫情最吃紧的时期,不仅减轻了社区一线防疫人员的压力,也使社区居民的感受度、参与度大大提升。

它的创造者来自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青年团员队伍。

今年3月底,在上海最开始的封控中,西井科技的CEO谭黎敏和许多工作人员在志愿服务中发现,在核酸检测时,居委干部和志愿者既要负责通知,又要手工统计数据,还要核对相关信息,工作量巨大。为此,他们开始思考,能否借科技之力,减轻社区防疫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效率。

330日,团支部发动公司技术骨干,线上紧急召集开发者和产品经理,组建了一支特别的志愿团队。团队争分夺秒,花了三天三夜在42日上线了小程序。目前包括上海在内,全国已有超过240个社区注册“井井有序”小程序。

微信图片_20220523153331.jpg


50多天吃住在车站

90后铁路青年党员成“调令快手”

90后青年党员曹欹是铁路上海站客运营销分中心的一名员工。3月底,上海实施封控,曹欹主动请缨:“我还没成家,也没什么负担,我留下来吧!”从那天起,他便吃住在车站,开始了长达50余天的“居家”工作。

封控初期,正逢铁路实施“4.8”新运行图,需要调整列车运行图。但受疫情影响,列车大面积停运,列车换编调令与停运调令交织下发,增大了工作量、使维护工作变得更为繁琐。曹欹耐心地以车厢为单位进行逐个核对,及时准确地完成了“4.8”调整列车运行图的工作。

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政策要求,515日至20日,天津、长沙等方向列车阶段性恢复开行。“恢复开行的列车在车票开售前,必须认真核对调令,做到日期、站、车、票一致,否则有可能影响到整条线甚至整个运行图。”曹欹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认真核对调令,做到“日清日结”,为列车安全开行打下坚实基础。由于曹欹签收、翻译、传递调令又快又准,同事们给他取了一个亲切的绰号“调令快手”。

微信图片_20220523153334.jpg







来源:上海教育、人民日报、上观新闻

部分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丁文佳、崔子润

整合:青春上海实习生 孟菲

责任编辑:陈思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