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一部热播剧让宋文化再受关注 剧中秀出的茶百戏 令无数网友惊呼: “这难道不是咖啡拉花吗?” 其实这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点茶文化 今天小编就带你揭秘 爆火全网的茶百戏到底是什么 ↓↓↓

最近热播的宋朝大剧《梦华录》 大家看了吗? 女主赵盼儿身为茶铺的老板娘 一亮相秀出的茶艺 就把很多观众震住了 
“盼儿姐姐,我想吃一盏你亲手点的茶汤。” “预告中赵盼儿就做了拉花, 果然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梦华录》激发了我对宋朝点茶的兴趣。” 各大社交平台上网友纷纷留言 
开播仅4日 《梦华录》播放量突破4亿 豆瓣开分8.8分 不少网友通过这部剧 更多地了解了茶文化 也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非遗的热爱 
点茶 “最早的咖啡拉花”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一直深受编剧们的青睐。《鹤唳华亭》《大宋宫词》《御赐小仵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些热播剧中都有关于宋人独特点茶法的情节。 在《梦华录》首集,赵盼儿的茶百戏引来众人围观。茶百戏始于唐朝,刘禹锡曾这样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到了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墨客的推崇,茶百戏被做到了极致。 

茶百戏就是从点茶而来的,又称汤戏、茶戏,是将热水倒入装有细密茶粉的碗中,调成糊状,然后慢慢加入更多热水,用茶筅以击拂茶汤(高频率搅动),直到出现厚厚的泡沫,再用泡沫作画的一种技艺。“以清水在茶汤上作画”,不少网友惊呼“世界上最早的拉花”“咖啡拉花原来宋代人就玩得很溜了。” 
宋代是茶文化高度发展并趋向精致奢华的重要时期。据记载,宋度宗咸淳年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来到杭州余杭径山寺进修佛学,他认为当时流行的点茶惊为天人,就学会全套带回日本。很多人都不知道,仪式感十足的日本茶道正是点茶“出口转内销”的产物。
“七汤点茶法” 不止是为了好看
宋人将茶玩出了新高度,使之成为“盛世之清尚”,当时的美学也指向了啜英咀华的点茶传统。点茶和焚香、插花、挂画一起,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宋代盛行的饮茶、斗茶,剧中都做了细致的还原,“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技艺一一呈现。 
梦华录-碾茶

梦华录-击拂
关于点茶,宋徽宗在《大观茶论》有精妙论述。杭州上城区茶文化研究会根据《大观茶论》的记载,总结提炼了点茶“五步七汤法”,分五个步骤七次注汤击拂。茶汤经高速击拂,产生大量的沫饽和乳花,水痕和水迹堆积的乳花产生反差,形成犹如花鸟鱼虫走兽各种画面,变幻无穷。 
梦华录-建盏
“茶色白,宜黑盏”。赵盼儿用竹茶则舀出茶粉放入一个黑盏中,这种就是建盏(主产于建安,今福建建阳)。宋代冲点出的茶有丰富的泡沫,泡沫越洁白、细腻、持久,说明茶品和茶艺越好。深色的茶盏能够突显茶色的白,于是在北宋斗茶的盛行之下,建盏也随之备受推崇。 

点茶不止是为了好看,还会使茶更好喝。吃茶品饮主要是茶汤的沫饽,这是茶的精华所在。啜一口含在口中,随着气泡破裂,茶香乳香在口腔一齐迸发,使人产生一种“美好而有动感”的享受。
那剧中的茶百戏到底是什么呢? 近日,记者采访了章志峰 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什么是茶百戏?
茶百戏 是一种以研膏茶为原料 用清水使茶汤幻变图案的技艺 又称分茶、水丹青 源于唐朝,到了宋朝发展到顶峰 成为文人之间推崇的一种文化活动 此后,这种清水画丹青的 古法技艺差点被世人遗忘 2017年,茶百戏 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更多人了解 章志峰告诉总台记者 茶百戏的流程复杂繁多 不仅对制作人的画功有要求 还考验其点茶的基本功 从一块饼茶开始,要经过 炙茶↓ 
碾茶↓ 
候汤↓ 
注汤↓ 
击拂↓ (搅拌出绵密持久的泡沫,也称茶汤悬浮液) 
分茶↓ (茶匙加水或汤瓶注汤使茶汤幻变图案) 
章志峰把这一过程比作绘画 搅拌茶水出现细腻泡沫相当于研墨 用清水在茶上作画相当于勾勒 作画必须一次性在几分钟内完成 由于“画纸”材质特殊,具有流动性 茶汤上的画面最多可维持15分钟 “通过茶汤的流动、灵动的特征 展现了古人的创造力 为大家打开了解认知宋文化的一扇窗 增加喝茶的趣味” 
章志峰制作的“茶百戏”
用清水在茶上作画有多难?
茶百戏与咖啡拉花有什么区别? 章志峰介绍 咖啡拉花是将牛奶加入咖啡 是两种不同颜色叠加形成的图案 茶百戏则是只用清水 在茶汤表面幻变图案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经过大量研究和实验 章志峰发现 想要用清水在茶汤上作画 无论是原料还是方法,缺一不可 其中快速击拂茶汤形成稳定的茶汤悬浮液 是茶百戏的关键 
击拂
“制作茶汤悬浮液 需要顺时针搅拌茶汤不得少于20分钟 手速要快,直到看到浓密的泡沫 茶汤悬浮液中含有大量气体微粒 加水后,气体微粒变浅、变白 随后可创作出不同图案” 章志峰说 表现茶百戏的茶汤必须有一定色差 而不是纯白色 
一家三口致力推广茶百戏 “希望大家热爱、保护传统文化” 不少网友了解到茶百戏后直呼 “好美好高级~ 找到了文化自信感” “传统文化了不起!希望多宣传~” 
为让大家对茶百戏有准确认知 今年59岁的章志峰和爱人 一直致力于茶百戏的推广 受父亲的影响 章志峰的儿子大学毕业后 也加入对茶百戏的研究和保护 谈起茶百戏的传承
章志峰说 “希望大家通过茶百戏,认识到艺术的美 更加了解中国茶文化 唤醒对传统文化的憧憬和热爱 我想把这项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来源:央视新闻、钱江晚报、新闻晨报、魔都新鲜事SH 整合:青春上海实习生 张子涵 责任编辑:粟瑶 校审:沈蔚 终审:何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