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大家已经热麻了~ 平150年最高气温纪录 7个40℃+ 唯一的8月上中旬高温大满贯 ..... 无一不是“火上浇油”



经过七七四十九个高温日之后
@上海市天气 官宣:持续高温结束 
上海终于退出高温“群聊” 开始降温了! 
今天全天云系都较多,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或雷雨。目前全市气温在27℃上下,预计最高32℃,东北风4~5级,雷雨时偏北阵风7~9级,空气相对湿度90%~50%。体感上比高温酷暑舒适很多。 
有不少上海网友表示 这一下的...... 都不知道怎么穿衣服了......迷茫ing 

好不容易送走了高温 但如果如今告诉你 今年是未来10年里 最凉爽的一年 你会不会有点崩溃? 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8月22日,一则名为#今年或许是未来10年最凉爽的一年#词条话题受到网友广泛关注,话题阅读量达52.7万,并由多个“自媒体大V”转发,引发网友对未来高温天气担忧。 
图为部分自媒体发布相关话题。图源:微博截图



今夏热浪引发对未来夏天高温担忧 今年或成未来10年最凉爽?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 部分自媒体为印证今后的夏天会越来越热这一观点,援引了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专家2020年6月刊发在《自然·通讯》杂志论文中的观点。 

图为部分自媒体错误援引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相关论文。图源:微博截图
今年是未来10年最凉爽的一年? 官方回应 22日晚,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官方微博,发布了关于"有关微博公号曲解研究结论"的说明,对网传“今年是未来10年最凉爽的一年”进行回应,指出有关微博公号的提法是对论文原意的曲解。 
全文如下 我所学者2020年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题为“Emergent constraints on future projections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的学术论文,关注的是极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RCP8.5),到2100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可能变化。该论文工作与近期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和预测没有任何联系。 要对本世纪末的长期气候变化进行预估,必须借助气候模式,但是受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当前模式结果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在气候预估方面,其体现就是不同模式对于同样的温室气体强迫的响应存在差异,例如参加“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35个气候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估结果彼此相差很大。为了减小这种不确定性,以给出更加准确的长期变化预估结果,这篇论文采用了一种在国际上被称为“涌现约束(Emergent Constraint)”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当前气候状态与未来状态之间的可靠物理联系,利用当前丰富的观测资料来对气候模式的原始预估结果的偏差进行订正。 综上,这篇论文不涉及未来10年的温度预测问题,更没有提出、也不支持“今年是未来10年最凉爽的一年”这一结论。有关微博公号的提法是对论文原意的曲解,特此说明。


《新青年·学习社》第二季 第六篇章:青春之人类 千百年来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 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上海青年志愿者赴滇服务接力计划” 青年志愿者们前赴后继深入云南 动真情、传真经、真扶贫 
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 海外服务计划援老挝项目 青年们赴老挝 展开教学、医疗、农业等志愿服务 湄公河见证着他们的 无私奉献与使命担当 
奥运赛场,健儿驰骋 在东京奥运会 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决赛中 钟天使犹如一道眩亮无比的闪光 耀眼地划过赛道 为中国队夺得金牌! 
祖国给我斑斓的青春 我必还祖国以绚丽的未来 国家负我以重托 我必勇于扛起重担
本期长卷讲述人:肖朱皓 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团委副书记、上海青年讲师团讲师。现任中国国家赛艇皮划艇协会思政教育总监、上海体育宣讲团志愿服务队团长。 
来源:新闻坊、上海预警发布、中国环境客户端、微博@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上海市天气
制图:李肇、贾英华 整合:青春上海实习生 陈妍 责任编辑:陈思焙 校审:姚佳森 终审:许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