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我愿意做那个迎难而上的人”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2-09-07 点击量:


“走出大山,是无数山里娃的憧憬,

也是我愿意为孩子们

奋斗一辈子的梦想”

在中国的无数个乡村里

有一群人,或甘愿静心守望

或逆行从城市回到乡间

他们向下扎根,向上托举

扎根的是热爱的土地和教育

托举的是乡间少年们的未来

他们被叫做

“最美乡村教师”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317.jpg

扫描海报上二维码

一起为乡村教师圆梦


“我愿意做那个迎难而上的人”

“放弃一名学生很容易,

改变一名学生却很难,

而我愿意做那个迎难而上的人,

我想,这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本分。”

位于滇西边陲的腾冲市高黎贡山下,

乡村教师周宗佑

是与孩子们日日相伴的周老师,

更是改变了无数孩子命运的引路人。

学校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

由于缺乏关爱,

不少孩子话多、喜欢引人注意,

但却不爱学习,叛逆又调皮。

四年级的翔翔就是这样的孩子,

父亲在外打工,

母亲自幼抛下他,

在学校里,

翔翔总是心不在焉,无所事事。

周宗佑常感心疼,

“我心疼他这么幼小就没有父母的关爱,

同时我又为他虚度光阴而着急。

我不忍放弃,更不愿放弃。”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548.jpg

周宗佑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包粽子


因为周宗佑的坚持,

改变发生了。

“有天晚自习后,

我看到翔翔一个人留在教室背书、解题。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真正感到,

即使他依旧成绩平平,

但至少他愿意努力,

只要他坚持,

一定会不负他的少年时光。”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551.jpg

希望小学的教室也拥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在日复一日的三尺讲台上,

周宗佑就这样扎根着。

他见证着一批批孩子的变化,

也见证着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教在农村,

这里是我的根,这里有我的梦。”

周宗佑说。


“学校、课堂、讲台,

是我一辈子坚守的地方”

既要当老师,又要当父母,

这是乡村教师的日常。

老师们不仅要在授课上下功夫,

还要肩负起更多的角色。

在云南省曲靖市

会泽县水磨村大华希望小学,

乡村教师侯正伟既是学生们的侯老师,

也是留守儿童们的侯爸爸。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554.jpg

侯正伟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


侯正伟每天的日程安排

如同一名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从早上7点30分早自习开始,

一直到晚上9点晚自习结束,

从课堂上课到自习休息,

从一日三餐到身体状况,

“老父亲”都必须要事无巨细地

照顾好孩子们的方方面面。

侯正伟并非没有机会走出大山,

但在他心里,

始终放不下的是这里的学生们,

“让这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

跟我们一起生活,

把我当成最亲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职业幸福感吧,

也是我人生价值的一点点体现。”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604.jpg

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他最朴素的心愿就是

让学生们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和信心,

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在社会中有用的人。

“学校、课堂、讲台,

是我一辈子坚守的地方。

我没有多大的理想,

对前方的执着不是成为一代名师,

我愿做乡村儿童的守护者,

为他们遮挡风雨,指引未来方向。”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607.jpg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610.jpg

大华希望小学援建前后全貌对比

 

“爱是一种力量,

可以点燃孩子们眼中的光,

在他们心间开出最娇艳的花”

在中国,还有290多万

像周宗佑、侯正伟这样的乡村教师,

坚守在最边远、最艰苦的地区。

他们选择留在这,

是为了让更多孩子走出去。

他们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点亮了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他们把师爱写在了——


1条崎岖的山间家访路

“爱是一种力量,

可以点燃孩子们眼中的光,

在他们心间开出最娇艳的花。”

阿龙古希望小学的老师说。

无论风吹日晒,

还是倾盆大雨,

个旧市蔓耗镇阿龙古希望小学

水井组的孩子们

都会翻越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

坚持到校。

熟记这条崎岖山路的,

除了孩子们,还有他们的班主任,

因为这也是乡村教师们时常去家访的路。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612.jpg

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家访


40年如一日的三尺讲台

景谷县威远镇上海上阳希望小学的蔡老师,

用大半辈子的青春为乡村教育播撒光。

有同行在蔡老师公开课的时候

抓拍了一张照片,

取名为《四十年如一日——致敬老教师》。

在同事和学生们的眼中,

蔡老师乐观、热心、幽默,

他瘦弱的身体扛起了

无数乡村困难家庭的希望。

“在蔡老师的身上,

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617.jpg

《四十年如一日——致敬老教师》


365天冉冉升起的红旗

乡村教师们讲的红色故事,

一直在陪伴孩子们成长。

在学校升旗的时候,

不少同学会跟唱国歌,

有孩子说,

“国歌是老师教会我的第一首歌。”

在上海上阳希望小学,

所有同学都是从一年级起开始住校,

学生们说,

“学校就是我们的家,

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是家。”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621.jpg


95后接力的振兴梦想

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绽放绚丽之花,

是很多新时代新青年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越来越多“90后”“95后”

乡村青年教师的身影在乡间闪烁。

时代在发展,教学设备在优化,

但责任与传承从未改变。

乡村教师的故事,

依然一代代继续下去。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625.jpg


“我们希望能参与更多的培训,

有机会能走出乡村看一看”

我们欣喜于

目前希望小学的持续改善

与乡村教师生活工作的提升

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他们的期盼:

“学校的师资力量

还需要与时俱进地成长”

“教师培训怎么再精准一些”

……

他们仍然面临着一些现实困难

“最需要提高的

还是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能力”

“我们希望能参与更多的培训,

有机会能走出乡村看一看”

……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微信图片_20220907144628.jpg

在大多数留守儿童学生眼里,老师像自己的父母一样


当无数乡村教师用生命和爱

托举起乡村儿童未来的时候

也希望有爱的你们一同来

实现乡村教师们的梦想

让改变发生,让希望成真!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

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

“为乡村教师圆一个培训梦”

互联网筹款

通过腾讯公益平台99公益日活动

为教师培训项目筹款

实现云南希望小学教师

来沪参加培训的心愿

凝聚社会各界爱心

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送上一朵爱与希望的小红花

埋下一颗孕育梦想的小种子

让我们一起送上一朵小红花

为乡村教师圆一个培训梦

照亮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路

1662535430507.png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陈诗松

责任编辑:陈思焙

校审:姚佳森

终审:许晔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