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为新生开讲第一课这件事,他坚持了60多年!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2-09-20 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250.jpg

各高校相继开学

何为大学?

大学四年应该怎么过?

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开学第一课”活动

下面和团团一起

听听院士、校长们对我们的嘱托吧~


1663730903906.jpg

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教授杨士莪

走上讲台

为本科生开讲《振动与声基础》第一课

60余年来

他坚持用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学生上第一课

“小学是启蒙教育,

中学是文化教育,

大学本科是专业基础教育,

在大学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掌握自学的本领,

掌握新的高地、新的技术。”

在学生提问环节

杨院士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同学们

有关专业、人生理想等问题

并在黑板上写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勉励大家

1663730963825.jpg

他治学严谨

即使耄耋之年也坚持站着讲课

并且一站就是一个小时

“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国家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

杨院士鼓励大学生们

开放思想、开拓眼界

勇于挑战自己,珍惜在校时光!

1663730980941.jpg

殷殷嘱托,温暖回响

27位大学校长于开学之际

向大学生们留下这些寄语:

清华:慎独不孤,众行能远

复旦:应当有“向下”和“向上”的精神

哈工大:练好“归零”的心态

电子科大:成长为“六边形战士”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06.jpg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09.jpg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13.jpg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17.jpg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21.jpg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25.jpg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28.jpg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32.jpg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36.jpg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39.jpg

· 青年时评 ·

微信图片_20220921112343.jpg

平视世界的一代,怎样走好大学路?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近日,各大高校相继开学。大学校长们纷纷赠予人生寄语。何为大学?大学四年应该怎么度过?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过一段描述:“大学,这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当你一踏进它的大门,便会豁然明白,你已经从孩子变成了大人。青春岁月开始了。这是你的黄金年华,连空气都像美酒一般醇美醉人。”

《平凡的世界》曾被作为入学礼物,随同录取通知书一起被寄给清华大学新生。新生寄语中这样说道:“虽然书中涉及的年代对你们而言有些陌生,但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在不同时代都是相似的。”

回首早年,物质的匮乏,从未拖累求知者的脚步。北师大教授、明史专家顾诚在大学期间赶上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学生的粮食定量没有减少,但是副食品却严重缺乏,不仅肉类每月凭票供应,连蔬菜也只能用水煮,不能炒,很多人得了浮肿病。“在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同学们在精神上却如释重负。”他说自己“真正读了点书”也正是这个时期。

社会学家项飚刚进入北大时,对北大社会学系开的课非常不满意。于是花了一个周末、两个晚上,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关于课程设置的若干建议》,给系主任王思斌老师。“结果系主任非常兴奋,在系里开会的时候,说这个学生给我写了一万多字的信,把信给其他老师看,老师们都很来劲,说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思考。这也给我很大的鼓励。”后来项飚自己总结道,如果当时受到打击,以后可能就会发怵。“那是我第一次把真实的不快写出来。”

敢于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一定都能得到正向的反馈。但校园生涯的每一次尝试,可能会长久地伴随着我们,在余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回报。说到底,怎样度过这黄金时期是你自己的事,也惟独只有你能决定。无数种可能,无数个答案。但永远不要害怕犯错,项飚回顾说:“大学就是给你一个环境,让你在人生比较特殊的四五年当中去探索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允许你犯错误,让你对事情产生理解,当然也学到了基本的知识和技术。”

除了在大学里探索自我,更该放在年轻学子心里的是“吾土吾民”。正如复旦大学校长的新生寄语:年轻人应当有“向下”的精神,热爱吾土吾民,学会俯下身、静下心、扎下根,自觉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博。也应当有“向上”的精神。科研创新没有国别之分、年龄之分。在中学,同学们与同龄人竞争。进入复旦就有代表中国学人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义务,也应有关心人类命运、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与自信。

如今走进高校的,已经是中国“平视世界的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青年者,国之魂也”。成长在21世纪的青年一代,经历了祖国的快速发展,见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也更有底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大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在这青春活力时期,奋斗起来,敢于尝试,畅快追求,接受所有的挑战,不留遗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一所好的大学,但每个人却都可以好好上一所大学。


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

新环境,新生活,新朋友

奋斗吧,追梦吧

新学期加油!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嘉音

部分来源:学校共青团、央广网、微博@人民日报

整合:青春上海实习生 崔茂辉

见习编辑:连翊辰

校审:沈蔚

终审: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