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之际,黄浦团区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在全团部署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青年、具有黄浦特色的活动,营造出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
强化理论武装 赓续红色血脉 通过“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黄浦团区委组织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蕴含的大智慧、大逻辑。以“沉浸式+体验式+贯穿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模式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参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上海”主题展陈,参加“寻访文化记忆,坚定红色信念”——沉浸式游戏剧场《旧物盒》主题团日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新”更“走心”。 
“新青年”讲师团

沉浸式游戏剧场《旧物盒》主题团日活动
创新教育模式 讲好团史故事 通过系列直播团课打造线上永不落幕的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陆续推出《渔阳里,共青团从这里走来》、《渔阳里与真理的味道》等精彩丰富的云团课课程,让更多的团员青年了解党团初期的创建史。云团课《从渔阳里到团一大》、五地五馆接力直播《做一个东南西北人——循着俞秀松烈士的足迹前进》、上海·湖南两地三馆连线直播《启程——外国语学社与青年刘少奇、任弼时》,通过多地多馆接力直播,嘉宾连线、观众互动、情景故事的方式,激励当代青年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前进。系列直播活动在黄浦新青年视频号上线以来,获得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赞誉,共收到70余万的点赞量。 
《做一个东南西北人——循着俞秀松烈士的足迹前进》五地五馆直播接力

直播画面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记忆 以延乔兄弟(陈延年、陈乔年)在黄浦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创作话剧《何处不青山》,聚焦青年精神、青春正能量,打造红色文化与时尚文化融合的青春形象,该剧计划在10月底首演。线上举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共青团百年奋斗学术研讨会,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对中国青年群体的影响,深入挖掘各地创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原因和内在逻辑。本次学术研讨会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党团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动向、新方法,要持续推进史料发掘、宣传教育、文化创意等工作,让渔阳里这幅党团史画卷更为绚丽多彩。 
话剧《何处不青山》

首本青年团历史连环画《画说新渔阳里6号》
打造特色品牌 展示青年风采 深度建设黄浦区融媒体中心分中心站建设,持续推动小编种子计划的迭代更新。7 月底,以社会化招募形式,开启“2022 年度新媒体小编种子计划”训练营,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这一主题,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媒体拍摄培训课程,创作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开展城市微更新青年设计大赛项目,组织动员青年设计师、青年规划师参与黄浦的城市建设,积极吸纳优秀青年设计师、青年规划师,为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和空间,引导和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 
“2022 年度新媒体小编种子计划”训练营
汇聚青年力量
激荡时代强音 建设具有更强凝聚力的基层社区团组织,推动社区团组织的广覆盖,让社区团组织在青年人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成立黄浦区青年企业家协会,进一步凝聚优秀人才,为青年企业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青年企业家办实事、解难事,更广泛地团结凝聚广大青年企业家,为黄浦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以沿黄浦滨江和苏州河黄浦段的“一江一河”为依托,以青年志愿服务为载体,组建黄浦“小水滴”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全区青少年参与打造兼具“人文、环保、青春”的青少年社会实践新模式,为助力黄浦区城市会客厅的魅力提升贡献青春力量。 
青企协破冰

“小水滴”志愿服务
下阶段团区委将在 区委、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 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见习编辑:杨昊霖 校审:姚佳森 终审:许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