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青年,拥抱改革的力量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4-07-19 点击量:


· 青年时评 ·

微信图片_20240720114400.jpg

青年,拥抱改革的力量

尚青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新中国吹起改革春风,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改革航程。这一路劈风斩浪,改变了中国面貌,影响了世界格局,于人类文明亦意义深远。

无数中国青年义无反顾地投身改革大潮。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上海,青年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奔向浦东,涉险滩、越藩篱、立潮头,四十六年间翻天覆地,留下了浦东“800壮士”等一段段佳话。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登上上海中心119楼的观光平台,俯瞰城市日新月异的面貌,不禁感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就是一个生动例证。”

上海,以先行者姿态,坚定“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信念。而青年,则始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力军、时代舞台的主唱者。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面对急剧转型、矛盾叠加的诸多社会问题,坚定勾勒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擘画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

遵循党中央引导的方向,上海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新一代的青年,在老一辈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继续拥抱改革,经济、文化、科创、环保……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发现洋溢着青春的改革实践和创新成果。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虹桥商务区、“五个新城”、南北转型等等,都在续写着当年浦东的传奇。

如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闭幕,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方向,并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之际,完成此次会议提出的改革任务。

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向上、国际形势严峻逼人的时期,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期,这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时代如此复杂,时代的使命如此艰巨,更警示我们“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 于国家而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刻不容缓,于青年而言,拥抱改革、适应改革、投身改革更是时不我待。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守正创新,青年拥抱改革时方能有根有底、有胆有识。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不变的信条,没有这份坚持,青年奋斗就容易失去底气和力量。

守正才能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为改革持续赋能。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拥有丰厚的红色资源,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他说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叮嘱一定要把会址保护好、利用好。

许多上海青年投身上海“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利用创新思维、时尚表达、丰富方式,全力打造建党历史资源、故事传播高地。例如陈望道旧居辟建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后,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年均讲解700多场。保护和发扬好红色资源,是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的关键环节之一。

青年拥抱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挑战,守住原则性,就更能释放灵活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准则,更利于在各个领域打造新质生产力,为技术升级、体制优化的改革进程赋能。

以人民为根本,以问题为导向,青年拥抱改革时方能有的放矢、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改革不是敲锣打鼓,改革不是敷衍了事,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就是要从思想深处回顾反思过去,解放思想、坚持真理、开启新局。尤其是青年人,要勇于和过去的腐朽、僵化、落后来一场不破不立的决斗,去直面问题,去破题解题。而人民的问题,就是改革的课题,倾听人民心声、从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入手。

上海闵行区针对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打造了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许多青年参与其中,用智慧与创意为同龄人筑起了“一个个安居的梦”。类似的平价租房社区,正在上海不断推广,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的写照。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更有利于青年在拥抱改革时做到知行合一,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者、公平正义维护者、群众权益保障者,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在实践中找寻人生目标,在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青年拥抱改革时方能有声有色、有始有终。深化改革开放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拓宽发展布局,为广大青年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IT青年、电商青年、“双创”青年、快递小哥……科技发展与革新改变着世界,也涌现出一个个新的青年群体,在平凡岗位为建设祖国、创造财富、推动社会进步贡献青春智慧和汗水。

英雄不问出处、行业不分贵贱,中国社会要发展,中华民族要振兴,中国人民要幸福,归根到底要依靠各行各业的人们不懈奋斗来实现。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也必然会在奋斗中不断提炼升华。

进博会作为中国不断加大开放力度的名片,不仅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也成为青年人拓宽视野、创新思维的舞台,去年第六届进博会, 5700名“小叶子”志愿者中“00”后占了大多数,他们不断续写着开放、合作的“进博精神”。从张江到临港,青年们放弃舒适圈,扎进实验室,在全球人工智能大战等科创浪潮中秀出“中国智慧”,彰显“中国力量”。昔日浦东开发开放的传奇并没有翻篇,新一代青年正追寻前辈的脚步,朝着各自的人生目标执炬奋进。

改革开放激发探索变革、推动创新创造,也会为广大青年带来更多追梦的机会,但奋斗是打开一切机会之门必备的钥匙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如今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还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历程中,奋斗始终是青春的主旋律。

1978年、2013年、2024年,这3次党的三中全会,是指引国家发展方向的照明灯,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集体记忆中的闪光点。当代青年,有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见证者、参与者,在改革开放中受益,在改革开放中成长,为改革开放接力奋发。

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并且正在塑造这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当代中国青年,必须也必然成为拥抱改革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对全国广大青年的殷殷寄语:“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现在,就让我们继续成为坚定拥抱改革的力量,青春共携手,改革再出发!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尚青平

责任编辑:宝丁

校审:神小丢、林桂人

终审: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