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每年出版十几万种新书
存量图书达上百万种
读者要在这茫茫书海中
找到自己想读和能读那几十本书
几乎成了奢望
不过现在这不再是一个问题
因为有选书师的存在。
选书师作为一个靠眼光吃饭的群体
大部分都是青年人
同时也都是有态度的骨灰级阅读爱好者
有人甚至“按单收费”
已经可以做到“年入百万”
选书师正在成为一个新职业
“选书师”概念出自《东京本屋》一书
他们的工作是结合环境选择书籍并进行摆放
他们会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
以最快的速度推荐读物
还能为读者一对一地制定完美的阅读计划
选书师不只是对图书做出整理归类工作
也不只是为读者提供某些简单的参考意见
而是要对整个图书市场有全面了解
及时掌握新书、文化界动态等资讯
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
选有名的书不稀奇
稀奇的是选无名的好书
最近杨洋在为江南新村小学图书馆的内容更新选书
江南新村本就是著名的江南造船厂的职工宿舍
江南新村小学与造船业渊源深厚
所以杨洋选书的焦点也就集中在船舶书籍上了
这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领域
学术著作是有一些的
但又要确保这些书是孩子能读懂的
最后杨洋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
甄别遴选了几十种
这成了小学图书馆的新鲜血液
对于一家小学图书馆来说
要在全国每年十万种新书
上百万种存量图书中
挑几十种新书来扩充自己的藏书
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请杨洋这样的选书师登场了
杨洋告诉记者
选书师说到底就是为客户进行书目定制的
所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定位是关键
杨洋还为书店辖区内的南洋中学图书馆
提供过选书服务
这个南洋中学很不简单
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
和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都曾在此就读
所以钱学森和国防科技方面的书
是这所中学的图书馆需要的
而杨洋精选的书目也让学校很满意
选书师这一行的门槛很高
在确定了客户的阅读需求之后
选书就要做到“两看”
第一是看作者
就是充分地了解要选图书领域
那些优质的作者都有哪些
比如说中国的现当代文学
绕开了莫言和贾平凹
就说不过去
第二就是看出版社
莫言的书很多出版社都在出
哪家出版社最权威
哪个版本最好
选书师都要一清二楚
当然
像莫言这样的作家可谓家喻户晓
并不稀奇
杨洋说,做选书师最难的
就是向客户推荐那些书店里不常卖的
但确实有价值的书
这个非常考验一个选书师的功力
有的优秀选书师开出来的书目
其中有70%图书是书店里看不到的
却又确实很符合客户口味
这等于开拓了客户的阅读视野
选书师最让人“买账”的就在于此
选书师需要拥有
像记者一样的敏感度
90后的杨洋是哈尔滨人
但因为爱好阅读
几年前来到中国的出版重镇上海
从钟书阁徐汇店店员做起
一路做到了店长
而为辖区内的客户选书配书
是她的一个重要职责
杨洋说
选书师有时候要像记者一样
具有极端的敏锐性
书店所在的徐汇滨江500米党群服务点里
有党员两三万人
平时对党建图书的需求量相当大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
在学习高潮之中
这类党政读物也很受欢迎
但其实各家书店都有这类图书在售
谁能提供更细致的服务
拼的其实还是选书师的敏感度和眼力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
总书记去了延安
杨洋就敏锐地感觉到延安题材红色图书
将是未来阅读学习的一个热点
所以她紧急在巨量图书中选本
在一周多时间里配送到位
事后证明
延安题材图书确实成为了热点
记者了解到
在上海像杨洋这样的青年选书师还有不少
其中大部分供职于书店
为书店客户图目遴选与定制提供服务
也有一些是独立选书师
完全靠自己对书的眼光来生存
当然,这部分选书师不多
能生存得很好的更少
但无论是哪一类选书师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都是阅读的骨灰级追逐者
大量阅读是他们每天的生活
有人每年要看上千本书
而且不仅读得多
还要有态度的阅读
在阅读中展演自己的眼光
用眼光来获得客户的认可
“年入百万”是江湖传说
大部分人享受成就感
最近,苏州的选书师储海飞火了
他为城市书房、咖啡馆、茶馆、餐厅和民宿选书
一次收费从3000元涨到10万元
年入可达百万
像储海飞这样的选书师
算是独立选书师
他不属于任何出版机构和书店
而且选书时只为客户提供书目
不负责图书的配送
这样的好处是
因为“独立”
所以避免了“夹带私货”之嫌
当然如此一来
那就是完全靠眼光吃饭
选书师没有两把刷子
是难以生存的
现在大部分选书师还都是有单位的
相比之下
书店出身的选书师比出版社出身的选书师更多
一位选书师告诉记者
过去有人把书店的选书师
看成是书店图书的推销员
其实这是偏颇的
选书师是为客户服务的
如果没有自己的眼光
没有独立的立场
一味推销本店图书
那早就没有饭吃了
客户并不傻
他们也会根据选书质量来进行自己的判断
所以除了像储海飞这样的
有点名气的独立选书师
可以做到按单收费外
大部分选书师还都是拿的是
书店或者出版社的基本工资
不会有很高的收入
所谓“年入百万”
那只是江湖上的一个传说而已
但是就像一些选书师所说的那样
自己本身就是资深的阅读爱好者
能够用自己的爱好为别人做一点事
为别人在浩瀚书海中寻找到那一两本有用的书
那也是很有成就感
有很意义的
作者: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部分来源:上观新闻、光明论
见习编辑:杨昊霖
校审:姚佳森
终审:许晔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