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转发一条推广消息 就可以免费获得一个心仪的玩偶 殊不知在无意中成为了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根据市民报案线索,成功摧毁一个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引流”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西某等10人。 
据介绍,这一犯罪团伙以赠送毛绒玩具为诱饵,打着广告推广的幌子骗取市民信任,而在手机微信群中转发伪装成兼职广告的诈骗链接,以达到刷单“引流”的目的,极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市民群众应高度警惕。
无辜市民成“帮凶” 2022年10月13日,市民王女士到虹口公安分局广中路派出所报案称,自己遭遇刷单诈骗,损失3700余元。在帮助王女士复盘被骗经过时,民警发现她是在社区微信群中点击链接下载了涉诈App,而发送这条链接的是居住在同一个小区内的居民小高。 民警马上找到了小高,但对于这条链接的发送,小高却表示毫不知情。民警在查阅其群内聊天记录时发现,包括这条链接和之前的所有群内的聊天记录均已被删除。此时小高才突然回忆起来,就在12日中午,正在商场上班的小高遇到了三名推销人员。三人自称是某文具品牌推销员,正在推广该品牌的兼职广告链接,只要用小高的手机在某个50人以上的微信群内转发该条兼职广告,就可以免费获得毛绒玩偶一个。 小高打开这条兼职广告的微信贴文粗略地看了一下,发现正如对方所说,又再看了一眼对方提着的一大袋形色各异的玩偶,不禁心动了。眼尖的推销员看出了小高的心思,立即表示可以让他随意挑选玩偶,并帮忙代为操作手机转发。 小高随即交出了手机,等他挑好玩偶,对方也将手机交还给了他,并以不能撤回为由,将该条广告的转发记录删除。全程被蒙在鼓里的小高怎么也没想到,所谓的兼职广告贴文其实只是伪装,藏在贴文最后的就是诈骗分子精心包装过的网络刷单诈骗App的下载链接,而所谓的推广人员则是一个专门为电信诈骗“引流”的团伙。
10人“引流”团伙落网 经过缜密侦查,虹口警方了解到该团伙成员习惯驾车前往商圈,并会随身携带大量毛绒玩偶,瞄准的推广对象大都是餐饮店工作人员,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摸清了团伙的人员架构和活动规律后,10月25日,专案组一举收网,成功抓获在沪的7名嫌疑人。 据主要犯罪嫌疑人西某交代,他和某知名文具厂无任何合作关系。为了给诈骗团伙“引流”,他从上游诈骗团伙接单并获得诈骗链接后,从网上以每只4至5元不等的低价购入大量毛绒玩偶,再招募人员冒充该知名文具推销员,以赠送玩偶为诱饵借用他人手机,并在其微信群内发布伪装成兼职广告的诈骗链接。 
民警发现,链接里最醒目的标题就是“在家就业”,主要介绍的是在家串珠或者组装笔等手工活,并且声称“轻轻松松月入5000”。实际上,这些伪装都是为了让被害人扫描链接最后的二维码,而这个二维码链接的正是一款刷单诈骗App。 
团伙成员每次成功将该链接转发至一个50人以上的微信群内,即可从上游诈骗团伙处获利20元。经初步统计,除去购买玩偶的费用,仅在10月7日至10月25日间,该团伙就已经通过上述方式获利3万余元。 通过对西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的深入调查,专案组还发现这一团伙正计划离开上海转换作案地点,已有3名犯罪嫌疑人前往安徽“打前站”。专案组立即派出警力,在当地将3人抓获。目前,犯罪嫌疑人西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其余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取保候审。 “这种诈骗手法的迷惑性是,利用市民的身份在微信群发链接,增加可信度,从而更容易让不明真相的群友以为是真实的兼职信息,最终落入骗子事先设好的陷阱中。”虹口公安分局广中路派出所副所长郁敏敏表示,市民群众切勿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要相信刷单类兼职,提醒防范意识。


为引导少年儿童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度过居家学习时光,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市少工委联合市卫健委团委推出领巾“心”守护活动,围绕当前阶段少年儿童存在的小困扰、小焦虑、小担忧等,邀请校外辅导员为家长和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送上“锦囊妙计”。 本期解答的小问题是“爸爸妈妈总是念叨要做好防护不要复阳,让我很担忧也很烦躁,怎么办?” 本期校外辅导员:王琰 
中级心理治疗师,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健康急救培训导师。 就职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专业心理健康宣教及培训工作者。 Q:爸爸妈妈总是念叨要做好防护不要复阳,让我很担忧也很烦躁,怎么办? 最近我们听到最多的问候就是:“你阳了吗?”或者“你好了吗?”。无论我们是否阳了,心中都会有一份隐隐的担忧,没有阳的担心阳,阳了的担心复阳。毫无疑问,爸爸妈妈也会非常担心你的身体健康,所以会不停地提醒你做好防护,但频繁地提醒确实会加重我们对于“复阳”的担忧。面对“复阳”的担忧和父母唠叨带来的烦恼,这里分别给你一点小小的建议。 首先,当你注意到自己 对复阳有些过度担心时 你可以转换一下思维 因为焦虑会扭曲 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让我们什么都往最差的一面想 那么,此时你可以 01 减少对感染信息的关注:不要让小概率的极端信息蒙蔽了我们的大脑,尽量从官方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客观认识“复阳”问题。 02 区分自己担心的问题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比如,我们无法控制自己“是否会再次感染?”,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好“预防”,好好吃饭、规律作息、调整心情,可别小看这些,接下来是拼免疫力的时候啦! 03 动起来:瑜伽、跳绳、舞蹈,或者做家务,都是动的一部分。你知道吗,我们只要在动着,焦虑的浓度就会迅速下降。而在所有“动”的选项中,做家务对缓解焦虑的效果是最好的哦!
再者,面对唠叨的爸爸妈妈 你可以和他们积极沟通 01 可以真诚地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和感谢,明白爸爸妈妈对你的担心。 02 可以耐心地向他们表达,你已经了解了关于复阳的信息,并且有在积极做防护,提升免疫力。他们不需要每天提醒你,过多地提醒反而会让你感到焦虑不安,甚至也会增加他们自身的焦虑,希望他们也能减少对复阳信息的关注,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当下能做的事情上。 03 你还可以做父母的“心理老师”,带领他们一起通过游戏、音乐、阅读、运动来减压,将你之前学习到的情绪调节技巧教给你的父母。看到你能这么棒地应对复阳风险,爸爸妈妈的担心也会自然而然地减少啦! 
来源:上观新闻 部分来源:萌动上海 实习生:乔甜甜 责任编辑:陈思焙 校审:姚佳森 终审:刘忠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