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节那是相当热闹 大家应该深有感触 无论走到哪里 都会演变成 “人从众你众从人”

今年春节到底有多火? 统计数据出来啦——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全国文化和旅游度假市场总体安全平稳有序,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那么上海的春节“成绩单”如何? 一起来看!
春节7天全市线下消费323亿元 恢复至去年同期81.7% 今年新春佳节,上海商圈、商街、商场的“城市烟火气息”快速回归,洋溢着浓浓的海派“年味”。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节日期间7天,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23亿元,恢复至去年农历同期的81.7%。 
数据显示,环比节前消费增速明显提升11.8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消费金额41亿元,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4.9%。线上消费支付金额198亿元,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9.4%。 
节日期间,监测全市36个商圈的线下客流总量达到2914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农历同期的91.4%,消费金额排名前三的商圈分别为南京西路、南京东路和陆家嘴。 
上海春节假期接待游客1002.29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66.40亿元 兔年春节假日七天,上海成为了都市旅游首选城市。高品质的文博美术馆、A级旅游景区、一江一河游览、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等成为热点,有效满足市民游客差异化、品质化文旅需求,加速文旅市场恢复重振,实现了上海兔年新春文旅市场起步稳、开门红。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日七天本市接待游客突破千万、达到100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40亿元。



假日期间,市、区文旅部门精心策划,推出各类文博展览142项。本市开放的72家博物馆举办临展38场,接待游客8.91万人次,同比增长64%;上海39家美术馆推出展览86项,接待游客23万人次,同比增长3%。 携程数据显示,兔年春节国内外的景区门票订单皆迎来三年新高。其中,国内各大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暴涨3.2倍。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本市纳入监测的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12万人次,恢复至疫情前约九成。其中,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野生动物园、东方明珠、上海科技馆等景区分别接待游客21万人次、11.8万人次、9.85万人次、1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95%、61%、86%、90%。 
铁路昨日(27日)迎返程客流最高峰 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昨日(27日)是正月初六,也是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探亲访友、举家出游的旅客纷纷踏上返程,铁路也迎来了春节假期返程客流最高峰,到达旅客近55万人次,其中,上海站14.5万人、上海南站5.5万人、上海虹桥站35万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春运以来,长三角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2964.4万人次,日均发送148.2万人次。节前、节中客流较去年增幅明显。 
上海春节档票房创历史新高 继续全国城市第一 在上海“过新年,看大片”已成为市民的过年新民俗。根据市电影主管部门的数据,截至1月26日(初五)24:00,上海春节票房累计已突破2.4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票房第一位,预计总票房将超越疫情前2019年的2.49亿。而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统计了猫眼专业版的上海前25院线票房数据后发现,截至27日下午14:00,上海市场票房已破2.5亿元,稳居第一,同时刷新了历史新高,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大票仓城市。

除了数据优秀,另外记者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上海市场特点显著。春节档全国排名前三的影片分别是《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而上海地区的票房冠军由《流浪地球2》占据,显示上海观众对展现中国电影工业高水准的科幻大片更为喜爱。此外,《无名》在上海市场取得了超2800万元票房成绩,稳居第三,主要原因除影片在上海拍摄、具有浓重的上海元素外,也体现了上海观众对于艺术电影较高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趣味。
这个春节 你参与323亿的“大项目”了吗? 具体开销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蔡娴 刘春霞 陈宏 图片: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吴恺 蔡娴 郭容 陈宏 部分来源:新华社、看看新闻News 见习编辑:连翊辰 校审:沈蔚 终审:刘卓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