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常州、浙江杭州 两地民政部门公布 2022年度婚姻大数据 来看看有哪些“亮点”!


据浙江省杭州市民政局消息,2022年,杭州市共办理结婚登记65315对,其中内地居民结婚登记65109对,涉港、澳、台、华侨、外国人结婚登记206对,全市结婚登记数比上年增加5488对,同比上升9.2%,创四年来新高;办理离婚登记17027对,比上年增加412对,同比上升2.5%;办理复婚登记4234对。办理补发婚姻登记证20.11万件,比上年增加11.26万件,同比增加127%。 从江苏省常州市民政局发布的数据看,去年,常州市结婚登记21438对,离婚登记6971对;与2021年相比,结婚人数有所下降,减少了289对,离婚人数有所增加,增加了298对。总体来说,常州市婚姻状况较为稳定。
男女结婚登记平均年龄均在30岁以上 2022年,杭州 男性平均初婚年龄28.8岁 女性27.5岁 与2021年相比分别 推迟了0.3岁和0.4岁 
结婚登记平均年龄 男性31.7岁、女性30岁 与2021年持平 而登记结婚的高峰段 仍为25至29岁 
2022年,常州市 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1.05岁 其中 男性平均年龄为31.76岁 女性平均年龄为30.34岁 初婚平均年龄为27.58岁 男性平均年龄为28.28岁 女性平均年龄为26.82岁 再婚平均年龄为40.09岁 男性平均年龄为42.15岁 女性平均年龄为38.6岁
24岁以下年龄段男女结婚人数相差最为悬殊 常州市的数据显示,2022年结婚登记中,24岁以下的女性3423人,男性1752人,该年龄段是男女结婚登记人数相差最悬殊的。 其他年龄段结婚登记的都是男性多于女性,其中,30—34岁,男女性相差人数最多,男性4409人,女性3550人;男女结婚登记人数相差较大的还有60岁以上年龄段的,此年龄段中,男性为1199人,女性为666人。 数据显示,常州市30—34岁年龄段登记离婚的人最多。其中男性1840人,占登记离婚男性总数的26.4%;女性1939人,占登记离婚女性总数的27.82%。
“姐弟恋”比例持续上升! 据杭州市民政局,从结婚双方的年龄差来看,男方比女方大1至4岁依然是主流。2022年,男方年龄大于女方年龄的有28674人,占男性结婚总数43.9%;男女双方同龄的有11759对,占结婚登记总数的18%。 其中女方大男方1-4岁的有12612人,占女性结婚总数的19.31%。而往年同期发布的杭州婚姻登记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分别是10827和11427对“姐弟恋”修成正果,走入婚姻。


用青年讲给青年的方式 努力回应青年关切 解答青年困惑 触碰青年心灵 “青春上海”每天发布一个问答 希望《二十大“真问真答”》 能成为青年朋友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成为解决思想困惑过程中的精神食粮 Q:现代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在现代化上也有“中国特色”吗?中国式现代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一种更好的选择吗?
什么是“现代化”?恐怕很难用一两句话就说得清楚。要概括一下的话,可以笼统地说是近几百年来人类文明的一次“飞跃”。 大约三五百年前,欧洲发生了几件大事——地理大发现、科技大爆发、宗教大改革。这下子不得了,生产力突飞猛进,政治、社会、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百年取得的进步,比人类之前几千年都要巨大。 那是不是全体人类都一下子从“传统社会”迈入“现代社会”了?并不是。过去300年,稳定迈入“现代化”的国家始终就是那么20来个。于是,还没有迈入“现代化”的国家都在拼命问:到底如何才能实现“现代化”? 率先迈入“现代化”的西方国家自然充当起了“教师爷”,他们提出了无数现代化理论。有的说,“现代化”植根于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别的文化孕育不出“现代化”;有的说,“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经济、社会、文化尤其是价值观都要欧美化;还有的说,落后国家缺资金缺技术缺思想,要想“现代化”就要接受发达国家的“干预”,等等等等。不少落后国家相信了这些理论,主动或被迫地实践了这些理论。结果如何呢?过去50年成功迈入“现代化”的国家屈指可数,大量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发展停滞不前,甚至陷入动荡。事实证明“现代化”并不是一个所谓“普世”的过程,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必须走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更是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英国开启现代化时只有千万人口,美国领跑现代化时只有一亿人口,整个世界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人口加起来不超过10亿。中国要带领14亿人实现现代化,这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从来没有过,没有作业可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过程充斥着剥削、压迫,“羊吃人”的故事、《摩登时代》的电影我们都知道。直到现在,美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美国总财富的72%,而底层50%的人口只占有2%。脱贫攻坚这种事,在西方的字典里不可能存在。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充斥着物欲化、享乐化、种族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现在就连“灯塔国”都深陷政治极化、社会对立。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型”国家,中国则既要钢筋水泥的大厦,又要精神文明的大厦。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是“先污染后治理”,还对全人类欠下了很多历史欠账。西方的“环保卫士”们总是批评中国,却从不提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夺走的5000多条人命,从不提现在大气中的碳有多少是他们以前排放的。这样一对比,更能看出中国主动提出“双碳目标”是多么不容易。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的现代化之路充斥着扩张、掠夺、屠杀和奴役。当西方人踏上新大陆,他们就像“满级玩家”来到了“新服”,轻松“开虐”。他们用一捧玻璃珠就骗走大量金银,用几十条枪就推翻一个帝国;他们强占大片土地,把原住民变成冤魂或者奴隶。那时如果统计经济增长率,恐怕他们的“增速”比中国改革开放都快。现在,中国无法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中国人是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做大蛋糕,并让全世界人随之受益。 鞋子好不好,只有穿的人知道。对全世界走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国家来说,重要的也许不是去看谁穿的鞋“最好”,而是找到哪双鞋“最合适”。 解答人:市市级机关团工委书记 王剑
来源:中国青年报、杭州发布、常州日报、江苏共青团等 实习生:乔甜甜 编辑:陈思焙 校审:姚佳森 终审:刘忠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