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过条马路就下班?上海还是太超前了!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5-06-30 点击量:


上海长宁区有条特殊的马路:

北侧是灯火通明的

容么么直播中心

南侧矗立着全市唯一的

“主播公寓”

——临客公寓·荟临居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231.jpg

容么么直播中心外景。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235.jpg

临客公寓·荟临居外景。


走进这座

专为Z世代打造的活力社区

开放式共享空间

与四季花园相映成趣

24小时健身房、共享自习室、

党建文化空间构成立体服务网络

公寓采用一梯14户布局

每户配备独立卫浴与电磁炉

虽无天然气管道却满足基础所需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237.jpg

临客公寓·荟临居内景。


更令青年租户称道的是

15分钟生活圈:

下楼可达园区商超

步行5分钟即达派出所

周边公园、国际影城等文体设施

一应俱全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240.jpg

“主播公寓”中的主播专属楼层。


凌晨,主播们结束工作走出公司

穿过二十米宽的马路便回到了家

在这里

由各种不同职业转型而来的主播们

共享着一种特殊“归属感”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242.jpg

容么么直播中心大厅。


“拎包入住”,告别长距离通勤

27岁的上海姑娘钱媛媛

曾是国际航线的空乘

最终选择在2022年扎根直播行业

对她而言

从云端到直播间

不仅是职业赛道的切换

更是一场青年与城市、企业

深度联结的双向奔赴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245.jpg

在钱媛媛的描述中

容么么直播间如同

一个充满活力的“成长孵化器”

公司为她匹配了精准的职业路径

专攻年轻化运动品牌的直播

“我的风格必须和产品调性同频”

这种“人、货、场”的高度契合

让她在两年内从直播新人蜕变为

能驾驭高强度促销场次的成熟主播

企业提供的支持远不止于专业培训

钱媛媛特意提到公司的人才公寓

“房租补贴后只要2000元

步行到直播间只需15分钟”

这个位于长宁区的落脚点

让她告别了长距离通勤的疲惫

也让她更深入地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在她看来

企业用“拎包入住”的关怀帮她扎下根

而城市完善的配套

则让生活有了更多可能性

谈及未来

钱媛媛的眼中闪烁着期待

她正在尝试短视频创作

希望突破单一主播身份

“就像上海这座城市

永远在给年轻人新赛道”


以房引才、以才兴产

1994年出生的林永盛

称自己是“半路出家当主播”

从建材销售到美妆护肤主播

他必须要背诵数百个口红色号

应对突发舆情

……

但他直言“性价比更高”

“以前做区域经理

凌晨改方案

6点赶去开会是常态

手机一震就心神不宁

现在下播后时间全属于自己

手机常年静音!”

更让他满意的是收入提升:

“沉淀专业能力后

报酬比建材行业更可观”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257.jpg

公司的人才公寓政策

让他扎根上海长宁区

“市场价4000多元的房租

补贴后不到2000元

上班只要过条马路就到”

更触动他的是企业对新人的扶持

“从零经验小白

到能驾驭奢侈品项目

公司提供的培训、时尚资源都是后盾”

提到未来

28岁入行的他毫无年龄焦虑

“美妆护肤领域需要沉淀

我的经验反成优势

转型培训或经纪人

都是可延伸的路”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300.jpg

近年来,长宁区通过多维度资源整合,持续完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该区创新构建“一套房、一间房、一张床”梯度化供给模式,累计推出超万套优质房源,目前整体入住率稳定在80%以上。在房源筹措过程中,特别注重将住房保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优化人才居住生态链,形成“以房引才、以才兴产”的良性循环。该政策突破传统学历门槛等限制,充分赋予企业人才认定自主权,网络主播、电商运营等新职业从业者也被纳入了保障范围。


人才发展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凌晨4点

上海尚未苏醒

27岁的于季琛已坐在化妆镜前

晨班直播的倒计时如弦紧绷——

这曾是她最不敢想象的场景

如今她日均直播6小时

面对突发状况也游刃有余

可以瞬间切换Plan B商品

化解危机

2023年4月28日

共青团上海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开幕

于季琛作为青年代表

也参加了本次团代会

这个曾在直播间紧张到失声的女孩

如今作为行业代表参政议政

她最深的感受是

“话筒的重量变了”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303.jpg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最新数据显示

2024年上海市直播电商零售额

达4937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总量10.5%

稳居中国城市首位

在这条万亿级赛道的背后

一个关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命题

浮出水面:

当直播间聚光灯照亮新就业群体时

如何让主播等新兴产业从业者

在这座城市实现“安居乐业”?

上海正以政企协同的“安居实验”作答

在临空经济园区打造的

全国首个直播行业保障性租赁社区

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战略

写下生动注脚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306.jpg

人才公寓解决安居痛点

释放职业潜能

团代会搭建参政桥梁

赋予新职业者话语权

当更多青年在“住有所居”中扎根

“言有所途”中成长

“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便不再是一句口号

微信图片_20250702152317.jpg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

制图:李肇

责任编辑:连翊辰 实习生 梁川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