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甲骨文方向 研究生李莹 发视频“吐槽”自己的专业冷门 没想到的是 视频意外走红 相关话题还上了热搜

李莹在视频中“吐槽”道 学校唯一研究甲骨文的 导师即将退休 一毕业专业方向都没了 
在李莹的视频中 科普了不少关于甲骨文的知识 比如甲骨文每个字 都有造字故事 也有字形的演变过程 网友表示研究甲骨文 不愧是“探究汉字生命轨迹” 比如 两个字讲三千年前的一场车祸 ↓↓↓ 
左为倾覆的“车” 右为事故后损毁的“车” 这是商王和臣子驾车猎取犀牛时 发生的车祸 再比如 古人看日落也能顺便造个字 ↓↓↓ 
太阳落入丛莽 便有了“暮” 而“暮”字的多种写法 与书写者所处的观察环境相关 还有用甲骨文写的“情书” ↓↓↓ 
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名字 在甲骨文中出现了200多次 这代表武丁在占卜时 对妇好时时挂念 
而作为一名赫赫有名的女性将领 妇好出征也被甲骨文记录了下来 
网友看了视频纷纷表示 “有趣”“想学”“想破译” 
也有不少网友鼓励她 “继续坚持下去” 
破译一个字奖励10万! 有人拿到了 破译一个甲骨文奖励10万元—— 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 曾面向社会发出的“悬赏令” 2018年 有一人拿到了这10万元 他就是复旦大学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 获奖论文是 《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 他也是目前唯一拿到这笔奖金的人 经过多年考证 蒋玉斌得出结论: 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 方国名字前的“屯”字 应该释读为蠢动的“蠢”字 例如,“屯夷方”应解读为“动乱的夷方” 
据学者统计 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000余个 取得共识的破译字约占三分之一 介绍甲骨文的视频看着有趣 其实每一个字被破译的背后 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孤独与坚持 李莹形容她看到的 甲骨文学者做研究时 “小小的办公室堆满了书” “一个人,一间屋子,一辈子” “99%的无用功换来1%的突破” 这是需要强大的信念感支撑的 
为往圣继绝学 唯有久久为功 这样的“冷门”专业 你愿意学吗?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 “青年大学习”新一期来啦! 本期学习记录截止时间为 2023年3月26日22:00 快扫描二维码 一起学习吧! 

来源: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大米video、新华社 见习编辑:杨昊霖 校审:沈蔚 终审:许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