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底洞镇 张女士一家6人回到老家扫墓 结束后在野外摘了一斤“血皮菜” 拿去饭店加工 食用后没多久 全家人陆续呕吐头晕 去到医院才发现 他们把只能外敷的化儿草 误当成了血皮菜食用

4月2日,张女士告诉记者,一家人住院后立即洗胃,目前全家人仍在住院治疗中,情况较为稳定,“疾控中心也来给我们科普了,我们食用的化儿草是用来外敷消肿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张女士介绍,她平时生活在四川成都,这次特地回到老家扫墓。1日下午,张女士一家6人去到宜宾市珙县底洞镇扫墓,结束时遇到与血皮菜外形、颜色极为相似的野菜,于是一家人采摘了大约1斤重的野菜,拿到了镇上的饭店进行加工。 “口感上就跟普通的蔬菜差不多。”在食用完野菜后10分钟左右,张女士开始头晕呕吐,“刚开始也没有想到是野菜有问题,后来一家人都出现了呕吐不止的情况,我们赶紧去到了镇上的医院,才知道是将化儿草当血皮菜误食了。”由于底洞镇医疗水平有限,张女士一家人立即被120救护车转运到了珙县人民医院。 “转到县里之后洗了胃,接受治疗以后现在情况稳定多了,医生说一共需要住院观察3天,出院时再抽血检查,一个星期后再来复查。”张女士介绍,2日,当地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医院,给他们科普了化儿草的功效,“化儿草”叶子边上有卷齿、比血皮菜更修长,放在嘴中咀嚼有苦涩味,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外敷但不能食用,吃多会产生头晕、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食物中毒。 


误食化儿草中毒症状主要有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四肢无力等。 若误食化儿草,应该尽快就医,若中毒情况严重,要立即呼叫救护车。再者要催吐和导泻,进食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进行人为催吐;进食超过2小时,精神较好的,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多地提醒:这些东西别乱食用 张女士一家误将化儿草认成血皮菜,而除了化儿草与血皮菜相似外,全株有剧毒的断肠草也与“五指毛桃”“金银花”极为相似。一旦误食应尽快送医院抢救。 3月17日,据广东省生健康委通报,2023年2月(2月1日零时至2月28日24时),广东省报告1起较大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梅州市五华县报告的一起误食混有钩吻的树根泡酒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病3例,死亡1例。 
钩吻,人称“断肠草”,又名大茶药,全株有剧毒,主要的毒性物质是钩吻生物碱,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5-8片叶子就能放倒一个成年人,毒性之烈不容小觑。 钩吻中毒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症状为主,主要包括呼吸麻痹、眩晕、言语含糊、肌肉弛缓无力、复视、视力减退、咽喉灼痛、吞咽困难、腹泻腹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 钩吻常见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呈藤状爬行生长,且埋于泥土的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系缠绕共生,其花、根茎的形状与一些常用药材如“五指毛桃”“金银花”“金锁匙”等十分相似。 
此外,近期也是野外蘑菇生长旺季。据了解,华南常见剧毒蘑菇种类有白毒伞(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粘盖包脚菇、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其中,导致中毒人数最多的两种蘑菇分别是白毒伞(致命鹅膏)和铅绿褶菇。 
日前,浙江省湖州市疾控中心营食科曾发文提醒市民,野菜选不对,可能会中毒。比如黄花菜,黄花菜是萱草属植物的一种,萱草属中除黄花菜外,其余大多不可食用。如我们日常在花坛中见到的大苞萱草或者金娃娃萱草等。萱草中含有秋水仙碱,烹饪加工很难祛除,误食后就会出现口干、腹泻、头晕等中毒症状。 还有不少野菜加工不当或过量食用易中毒。比如蕨菜中含有一种叫原蕨苷的成分,特别是幼嫩部分含量更高,而原蕨苷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2B类致癌物,食用前需要用热水焯一下才能去除。如果直接食用,轻则导致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重则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眩晕、意识不清等。 鱼腥草具有抗炎、杀菌的功效,常做凉拌食用。但是过量食用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大汗、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鱼腥草还含有马兜铃内酰胺,长期大量食用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和导致上尿路上皮癌。
这些野菜含有剧毒!不能采!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 “青年大学习”新一期来啦! 本期学习记录截止时间为 2023年4月9日22:00 快扫描二维码 一起学习吧! 

来源:潇湘晨报、荔枝新闻、广州日报、深圳卫健委、@人民日报、天府新青年 见习编辑:连翊辰 校审:沈蔚 终审:许晔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