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12岁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扔下,临走时还说“谢谢叔叔”......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5-07-08 点击量:


近日

“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扔半路”一事

引发广泛关注


微信图片_20250709134525.jpg

7月2日

天津的武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帖称

12岁的儿子小石和一名朋友打车回家

遇到故意拒载却不主动取消行程的司机

把孩子丢在半路无助淋雨

相关订单显示

小石和朋友16点24分

通过网约车平台打车

同时勾选了第三方平台选项

最终由一位快车司机接单

订单起点和终点

车程约10分钟

“但是当天天津一直下大暴雨

路面的积水没过脚踝了

司机接到孩子后

没有在软件中点击接到乘客

而是开了一小段路

大概2~3分钟

对孩子说下一单要超时了

把他们放路边

要他取消订单重新打车”

武先生介绍

司机拒载在先

却对孩子说“免费带了你们一段

也不收钱了”

这让他十分气愤

“孩子们没带雨伞

看到车外倾盆大雨

起初并不愿意(下车)

最后被司机赶下车了

告诉孩子还得支付取消订单的4块钱

孩子下车还说了声‘谢谢叔叔’

然后在大雨里淋成了落汤鸡

半小时后才打到出租车回家”

微信图片_20250709134528.jpg

根据天津市气象台7月2日发布的消息

当天16时43分

天津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升级为黄色预警信号

微信图片_20250709134531.jpg

微信图片_20250709134534.jpg

暴雨中被拒载

小石的打车经历

让不少网友气愤不已

微信图片_20250709134715.jpg

7月3日,平台回应称——

已经核实

司机确有因故取消订单的操作

按照规则对其账号处以封禁处罚

实际乘车人为未成年人

司机在接单过程中

缺乏应有的关怀和基础的保障

取消订单后也未向平台报备

平台深表歉意

将全力配合乘车人家属需要


· 青年时评 ·

微信图片_20250709134719.jpg

以暖意驱逐恶意,为少年鼓起撑伞的勇气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日前,一位被无良网约车抛弃在暴雨中的男孩引发关注,司机为了抢新单,半哄半逼地在半路扔下少年,可少年还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叔叔”。许多网友在同情少年的遭遇的同时,也被那句“谢谢叔叔”堵得心塞。

被人坑了,还说“谢谢”,少年的天真令人怜惜,也更担心这份纯良终会被践踏。孩子总会长大,当他有朝一日想明白其中的阴暗冷漠,是否会刷新对成年人世界的认知?

少年的遭遇与这两天另一件事情形成鲜明对比。由于宿舍没有空调,山东一所学校的学生们纷纷入住周边的酒店、民宿。但这些酒店并没有因为客流爆满而涨价,相比那位司机“免费带你一段,也不收钱了”的哄骗,酒店工作人员那句“我们不能去薅这个羊毛啊”显得掷地有声。

青少年时期是树立三观和认知的关键阶段,比起他人的教诲,自身经历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往往因为一件小事而陷入“此间即世界”的认知陷阱。试想如果那些酒店坐地起价,是否也会让学生们感到“无商不奸”,导致信任感的缺失。现实是店家诚信待客,学校也紧急腾出图书馆供学生过夜,周围的社会人士都在力挺学子们对抗酷暑,为他们送去关怀。

那位淋雨少年虽然受了委屈,但他的父亲将事件曝光在网上,力挺孩子“你没有任何错”。广大网友也纷纷痛斥网约车司机的冷漠无德,为这对父子打气。来自家人的支持、社会的关怀都在为少年抚平伤害,用暖意融化那段冰冷的记忆。

让青少年从社会关怀中感受温暖,对于他们有塑造健全人格、培育社会责任感、建立生命韧性的深层意义。因此,有无数网友为日前上海那位陪伴受委屈的孩子聊天的民警点赞。那半小时的倾听,不只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更是在疗愈伤害。这次,网友纷纷为无辜淋雨的少年送去宽慰,也在为他揭开世事的真相:司机的恶意只是个例,人间更多的是可共情的善意。

有人曾经说过“温暖不是慈善,是公民责任的觉醒。”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一件暖心的小事,可能会让一个孩子获得重新振奋的力量;每一位善意的陌生人,可能让一位少年面对困境时豁然开朗;每一份来自社会的关怀,终将凝聚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

人们常说,因为淋过雨,所以更懂得为别人撑伞。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奉献出一点爱心、一点时间、一点精力,那将共同描绘一幅充满温暖的社会图景,即便是因他人的冷漠而淋雨的少年,也能鼓起为别人撑伞的勇气。








青年时评: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部分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粟瑶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