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即将踏入大学 不少家长便开始发愁 孩子生活费给多少合适呢 多了怕孩子不节制 少了又怕委屈孩子 ……

大学生生活费有什么标准? 大概需要多少钱 团团开展了一个问卷调查 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来 “3千不够花,500也饿不瘦” 这说法也不无道理 生活费的标准是统一不了的 
那么上大学 每个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大学期间又可以有哪些“收入”来源? 团团给你带来超超超全面的 大学“费用”统计 赶快收藏转发 (注意,以下算法仅供参考)
NO.1 大学生生活费主要花在哪了? 1.饮食开销 早饭比较一般5元左右; 午饭校内食堂一般在6—15元,平均10元左右; 晚饭和午饭是差不多,平均10元; 水果、饮水开销不固定按平均每周20—30元; 由此看来,饮食开销平均每天需要20—30元,按一个月30天算,饮食开支600—1000元。 2.生活开销 必要开销 (1)日用品(卫生纸、牙刷牙膏、洗衣液....) (2)话费、网费 (3)交通费 (4)如果头痛脑热、牙痛、嗓子发炎得去趟医院 这一点在不同的月份会有点不一样,男女生的花销也有很大的不同。生活开销中每个学期的开学第一个月肯定是花得比较多的,列一些开学初的基本开销: 卫生纸、洗衣液、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洗面奶、牙膏等洗护生活用品、不同牌子差别比较大,一共200元吧; 有的学校有网费加上话费月租加上日常通话,共计90元左右; 水电费,水费主要花费在热水以及公共洗衣上,电费在学校花得比较少,而且是宿舍平摊,共计20元左右; 交通费,看出行的次数以及乘坐的工具,暂且以公共交通为主,一个月出去4趟的话,20元; 男生一个月得理一次发吧,算30元; 生活开销基本上是300—500元,当然并不是每个月都会有这些支出,一般还是开学初的月份花费多一些,其他月份一般200元左右就够了。 3.学习开销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学习工具的损耗、需求不同花费差别也不少。另外,参加一些比赛和考试也是需要费用的,比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测试等等可以单独向家长报销。 平均一个月50元左右。 以上花销只是一名大学生正常情况下的必要支出并不包括休闲娱乐费用(聚餐、游戏等)、服装费用、美妆费用以及恋爱支出。 咦~这样一看,按普通大学生在校的日常开销算,每个月1200左右就差不多了呢? 
那么家长究竟应该以什么标准 定下孩子每月生活费呢? 以下8项标准可以用来参考
NO.2 8项大学生生活费依据 1、家庭条件
种种开销,主要还是以家里的经济条件为根本。家里比较富裕,可以适当多给一些生活费;家庭条件不够富裕的,也不用非要和其他同学攀比。 因为上大学同样是培养人理财消费能力的时候。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2、所在城市 大学所在城市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沿海、省会等城市,消费水平比较高,生活费也应该适当多一些。但城市消费水平不能盲目猜测,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费水平可能也比较高。 3、学校位置 有的学校校区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区或开发区,消费水平也肯定不一样。城中心的生活费需要更多,郊区的消费水平低、消费场所较少,一般花销较少。 4、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国家财政支持,学校对外出包食堂的成本可能更低,学生食堂可能更便宜。民办学校学费贵,食堂价格也高,可能就需要更多生活费。 5、所学专业 很多家长以为跟学习相关的只有学费,这就错了。日常学习,花费还真不少。 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在学习上还有其他的支出比如学摄像、学绘画的,那少不了烧相机、买材料;学英语、学法律、学会计,要买一大堆考试教材。 6、社团活动 生活不要一成不变,生活费也不要一成不变。如果参加社团活动比较多,聚会开销大,生活费可以多一点。一般社团聚会有吃饭和娱乐等额外花销。 7、兴趣爱好 除了学习,兴趣爱好也同样需要资金的支持。读书、看电影、运动、旅行等不同的兴趣爱好花费也各不相同。 8、回家频率 回家次数较多,所需要的花费会更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孩子大多第一次离开家,生活上会有很多的不习惯,父母也会不放心。来回的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说到花费 就不得不提到大学校园中 还有各种各样的“收入” 有哪些是大家可以积极争取的呢? 
NO.3 学生在校期间有什么合理收入? 国家助学金
金额:平均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 资格: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300元)。 (小提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学费、住宿费,还有生活费补助,因而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 国家奖学金 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年奖励6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资格: 1、二年级及以上年级(特殊学制的学生,根据当年所修课程层次确定参与相应学段的国家奖学金评定); 2、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均位于前10%(含); 3、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在前10%~前30%(含)的学生,其他方面表现突出。 (小提示:会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哦。) 勤工俭学 高校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岗位:以校内教学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学校公共服务等为主。 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延长。 各类竞赛奖金 大学里有很多专业竞赛和科研比赛,部分是设有奖金的。有时间和能力的新生可以积极参与,锻炼个人能力。 校内资助 学校利用事业收入提取资金以及社会捐助资金,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学费减免等校内资助项目。 临时救助 加大对生活困难未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的救助帮扶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临时救助等相应帮扶措施。面对疫情,多所高校和省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疫情防控专项生活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隐形伙食补贴等,不少高校提供暖心物资和心理援助。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军士(原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师范生公费教育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以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师范生,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可按规定转入公费师范专业,高校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有意报考地方公费师范生,以及中西部省份地方师范院校招收的“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学生,可向相关院校进行具体咨询。
研究生教育阶段国家学生资助政策 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具体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高校确定。 “三助”岗位津贴 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岗位津贴。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6000元。 
这里团团还要 提醒各位大学生/准大学生

远离校园贷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消费观念前卫,追求物质生活,但自控能力差。不良平台就是利用了大学生的无知、不懂自我保护而进行欺诈,校园贷也会打着助学的幌子诱导金钱观尚未成型的大学生不劳而获,超前消费。有的同学不好意思向父母索要生活费,于是就求助校园贷,酿成了很多悲剧,一定要引以为戒,拒绝校园贷! 另外,一些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例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也应该慎用,如果真的是有合理的需要,一定要学会和家人好好沟通哦!家人永远是你最坚实的依靠。但是同时也要学会理解父母,不要无理索取父母不能承担的生活费。

储蓄和理财 给准大学生们一个小建议,消费前可以给自己拟一个计划,大致确定吃饭、娱乐等支出数额。不然难免会有超出预算的支出,所以还需要学会记账,知道用在真正的花费和浪费的地方,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适当兼职 其实,大学生除了靠爸妈给生活费外,可以自己利用大学里的一些闲散的时间做兼职,一方面锻炼自己,一方面也能多赚零花钱,一举两得。 在选择兼职时,应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需通过正规的渠道,选择证照齐全或有一定实力规模的地方,外出一定要注意安全,及时将兼职地点和时间告诉家人朋友。另外,兼职一定不要耽误正常的学习时间,利用闲暇时间进行。
作为家长,你每月给孩子多少钱? 作为大学生,你每月花多少钱呢? 
来源:学校共青团、四川省招生考试指导中心等平台、四川教育发布 责任编辑:思瑞 校审:林桂人 终审:皓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