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大家好,我是‘才疏学浅的才浅’。”“你才疏学浅,那我是?🤯”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5-08-27 点击量:


141132_158.jpg

屏息凝神,锤起锤落

在数万次精准而克制的敲击中

500克金条延展、变薄

B站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

(以下简称“才浅”)

指尖的每一次震颤

仿佛都在与三千年前

那名打造三星堆黄金面具的无名工匠

隔空对话


141140_940.jpg

从被父母担忧“朝不保夕”“不务正业”

到用极致匠心唤醒沉睡古物

这个ID极度谦逊的年轻人

正以一锤一錾的坚持

在数字时代叩响中华文明传承的铿锵回音

更在上海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里

收获了梦想确定的答案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

好像不一样

“才浅”一手精湛的手工技艺

都是小时候“玩”出来的

小学时,父母在外务工

“才浅”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

后来去了寄宿制学校

娱乐活动少得可怜

想要个玩具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我开始用有限的材料

给自己打造玩具”

141149_242.jpg

在“才浅”的回忆里

泥土在指间变成陶俑

竹片削出水壶轮廓

木块化作呼啸的飞镖……

“很多知识都是通过电视了解到的

介绍各种民族手工艺的电视节目

对我来说

就是一扇通往精彩世界的窗口”

这份对手工的热爱

陪他走过小学、中学的漫长时光

在心里悄悄扎下了深根

2017年,就读电子信息专业的“才浅”

课业之余重拾对手工的痴迷

他自学拍摄剪辑

在B站上传了第一个作品

《UP主教你做表白神器——紫檀嵌银梳》

从那以后,“才浅”持续发布手工相关视频

慢慢积累起最初的一批粉丝

而这条视频,在他功成名就后

被无数前来“考古”的粉丝戏称为

“梦开始的地方”

141154_165.jpg


从“一年之约”到为爱奔赴

找到自己的价值

2019年,“才浅”走出大学校门

那时候,“UP主”这个职业

在大众视野中还很陌生

甚至在长辈眼里

多少有点“朝不保夕”“不务正业”

可是“才浅”始终放不下内容创作的念头

“先做一年UP主试试

如果不行,该干吗就去干吗”

一场关于梦想与现实的“一年之约”

就此定下

就是在这个时候

上海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

总该有机会吧?

“再加上我心仪的UP主几乎都在上海

于是我便独自一人来了”

他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刚来上海时

“才浅”真的体会到了

父母口中的“朝不保夕”

——朋友寥寥,粉丝很少

收益微薄,生活拮据

而转机源于对平台的洞察

“才浅”早先的视频中

多是些吊坠或书签之类的手工小件

为什么不做些B站网友们爱看的东西呢?

平时就喜欢看动漫的“才浅”

尝试着制作、还原动漫中的道具

还融入了不少传统工艺

——折扇借鉴苏杭,油纸伞取法非遗

其间,他的粉丝量飞速上涨

“手工还原动漫刀剑”系列中的十多个视频

每个观看量都突破百万

141601_028.jpg

“才浅”由此有了坚持下去的底气

“经济上的问题,我自己都能解决”

更重要的是

他从自己热爱的事情中

找寻到了价值

“一年之约”

悄然变成了无限期的为爱奔赴


从“刀光剑影”到文化传承

创作永不止步

2021年初

“才浅”荣登B站年度百大UP主榜单

彼时,他的标签仍是“动漫道具还原者”

然而,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年再次转动

——他决定复原三星堆黄金面具

从手工小件走上二次元的“康庄大道”

如今又要开启一条新赛道?

“才浅”的念头来得异常突然

但并非空穴来风

2021年,三星堆考古大发现红透半边天

“既然我是个手工博主

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复原出来?”

141218_852.jpg

当时,复刻文物这条赛道还无人踏足

“才浅”自己心里也没底

特别是在财力远谈不上雄厚的时候

连那块黄金原料

都靠朋友的鼎力相助

而当面具终于完成

反响超乎预期

这期视频成了“才浅”当之无愧的代表作

将500克金条(长10厘米、宽3厘米、厚约1.2厘米),纯手工捶打成比A4纸更大、薄至0.3~0.4毫米的金片,谈何容易?

锤揲,这门古老的金属加工技艺,充分利用黄金的延展性,极度考验匠人的耐性。煅烧、捶打、敲击,循环往复。举起重达1.8千克的锤子,一手扶稳金条,“才浅”感到一种奇妙的连接——仿佛指尖触到了三千年前那名无名工匠的心跳。

141224_092.jpg


点燃信心

上海给了他确定的答案

复刻黄金面具的视频爆火

点燃了“才浅”的信心

也让他确信:

年轻人深爱着这些文明的印记

此后,他增加了文物复刻内容

并在材料、工艺、历史背景上

力求严谨考据

更将非遗技艺融入其中

“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用最传统的工艺和最现代的形式相结合”

懂行的网友在线上留言

每每让“才浅”感动

而上海这座城市在线下给他的鼓励

更是让他终生难忘

去年,“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开幕。作为上博东馆的开馆大展,展览的分量不言而喻。在入馆大厅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的正是“才浅”一锤一锤敲出来的黄金面具复刻品。往来观众无不驻足,举起手机拍摄记录,展品一旁的卡片清晰标注着:bilibili 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制作。

年轻人的创作与古老文明在此刻相连,这创新的火花,亦是上海对青年创作者的真诚拥抱。

141231_434.jpg

“才浅”打造的黄金面具复制品。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摄


这个骨子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充满兴趣和热忱的年轻人

最近还在“憋大招”

他告诉记者

自己刚刚从大英博物馆归来

连续多日泡博物馆后

他想第一次尝试复原在外海的中国文物

以另一种方式带文物“回家”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见习编辑:孟祥莉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