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孔庙 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 迄今已逾800年 是目前上海地区 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也是江南地区 保存最为完好的县级孔庙 去年5月 嘉定孔庙启动新一轮修缮工程

历时167天的修缮 拥有800多年历史的 嘉定孔庙大门 在今天(9月22日) 再度向市民敞开 游客无需预约 直接前往即可
修缮,实施最小程度的干预 南宋嘉定十二年,嘉定首任知县高衍孙始建嘉定孔庙。此后,自南宋淳祐九年至清末,嘉定孔庙陆续修缮、增扩、重建达70余次,最终形成全国罕见的庙、学、书院三者合一的建制,被誉为“吴中第一”。 
在800年岁月中,从嘉定孔庙走出了7000多名秀才、500多名举人、192名进士,更有清一代三名状元科举夺魁。孔庙逐渐成为“教化嘉定”的源头,诗书礼仪在嘉定渐成风尚。 
“我们严格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在不改变文物原有状态的前提下,实施最小程度的干预。所采用的修复材料和技术均具有明显的可识别性和可逆性,确保了文物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保持。”嘉定博物馆馆长王新宇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孔庙的修缮工程中,运用了多项非遗技艺,涵盖了石质文物的保护、木结构的修复、泥塑的复原以及广漆的施作等关键环节。生漆调制技艺非遗大师袁荣富是此次修缮工程中漆艺项目的负责人,他表示,由于广漆施工对环境条件要求极为严格,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配置不同配比的广漆进行现场施工,因此编制了详尽的广漆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质量。 
展陈➕文化体验,进一步拓展功能 据介绍,此次修缮工程 还进一步拓展了嘉定孔庙的功能 分为展陈与文化体验两条主副线路 西庑、东庑与明伦堂 作为主要的展陈空间 全方位、立体式解读科举制度 使科举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作为国内首家收藏、展示珍贵科举文物,并建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的科举专题博物馆,改陈后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建筑总面积达到2270平方米,展览以嘉定孔庙为依托,融合地域特色,从科举制度的演变、科举与社会文明的关系、科举与上海的联系、以及科举制度的实施等多个角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科举制度从发展、兴盛直至废止的全过程,以及它对整个东亚文化圈产生的深远影响。 
此外,嘉定孔庙 还会定期举办“孔庙讲堂” “孔庙讲堂”是嘉定区教育局与嘉定博物馆合作的品牌教育项目,将定期为公众带来精彩的传统文化讲座、国学讲座等。 “嘉定孔庙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嘉定博物馆共同建设,将为嘉定孔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用儒家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从2008年起 上海孔子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十七届 是展示嘉定这座城 礼乐风雅教化之城文化魅力的名片 活动现场,嘉定与苏州、衢州、台北共同发布两岸四地“跟着孔子去游学”研学地图。研学地图串联了台北承恩门、衢州水亭门、苏州十全街、嘉定法华塔,以及各地孔庙、博物馆等若干个两岸四地的文化地标。 
“我从小就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今天来嘉定孔庙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正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一的法国留学生Isabelle一边扇着刚刚DIY的漂漆团扇一边兴奋地说道。 本届上海孔子文化节还邀请了知华友华外籍人士、留学生代表等广泛参与,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加大活动的国际传播力。 
据悉,本届上海孔子文化节将一直持续到10月。让市民游客都能近距离感受人文荟萃的文明盛景、儒风雅韵的文化盛典、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宴。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施剑平 部分来源:新闻坊、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思瑞 校审:林桂人 终审:神小丢
|